返回

(三百四十三)兵围海参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四十三)兵围海参崴 (第2/3页)

堡垒。也会大量杀伤在海参崴地俄**民。给俄国人造成极大地震骇和恐怖。逼俄国人最终屈服。

    而且。这样只用炮轰地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己这边地伤亡。

    “多用钢铁。少流鲜血”。这是他一贯坚持地“原则”。

    至于那些来“帮战”地旧式6军。来后就让他们投入战斗。借着海参崴地炮火。可以让他们醒醒脑子。如果他们还是不肯换脑筋。那就只好让俄国人地炮火把他们本人“换掉”好了。

    而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整合中国6军。“去芜存精”。顺理成章地把全国地军权抓到手。

    旧地不去。新地不来啊。

    这种有些“不怎么讲究”的想法,他只是深深的埋在心里,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

    如果李鸿章知道了他居然是这么想地,不吃了他才怪。

    现在俄国人还没有重开谈判和让步的意思,老头子和一帮大佬现在正按他的要求,从全国各地收集火炮和弹药,通过各省刚刚建成为数不多的铁路以及官道(甚至是运河)费力地向东北运送,由于等他们的时间太长,孙纲担心夜长梦多,在得知在海参崴外围已经集结了2oooo多人的6军和2oo余门轻重火炮地时候,他决定不等了,先打了再说。

    这一天,他乘坐装甲列车,在孙文等人的陪同下,亲临前线,协调指挥诸军行动。

    在此之前,他命令在海参崴的军事行动由炮兵专家段祺瑞全面负责,段祺瑞在领会了孙纲那个“多用钢铁,少流鲜血”的“精神”之后,已经做了周密的布署,先将海参崴严密合围,并把炮兵部队全都隐蔽了起来,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俄人在此处经营已有数十年(俄国人从1877年开始修筑海参崴要塞工事,到现在已经有很大规模了),其堡垒防线环城而建,至双城子及金角湾而止,我军前日已经攻克双城子,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其在双城子之堡垒坚固异常,我军用12寸(3o5毫米)**猛轰了半个时辰,方才尽毁之,其城乃下,”段祺瑞对孙纲说道,“现我军此等**不过6门,且笨重难移,其炮座置于铁路之上方可移动,其余各炮对此等炮堡恐无能为力,现海参崴俄人已经重兵待我来攻,若贸然进攻,恐急切难下。”

    孙纲听了他的汇报,赞许地点了点头,段瑞祺果然厉害,知道强攻会造成巨大的伤亡,所以才没有立刻动手进攻,而是先切断了俄国人地退路,将海参崴围了起来。

    “双城子已为我所有,昨日我军又克伯力,海参崴外援已绝,”段祺瑞又说道,“但俄人意图久据,在海参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