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六十二)“无畏舰”仿真模型发现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二百六十二)“无畏舰”仿真模型发现的问题 (第3/3页)

的仿真模型,这种钢铁的仿真模型象真船一样可以在水中行驶,在这个没有电脑和模拟软件的时代,这种模型可以给设计人员带来对自己设计的战舰的最直观的感受。

    孙纲的家里现在就有“龙扬”号战列舰和“海陵”号装甲巡洋舰的钢铁模型,已经成了他儿子的“宝贝”。

    但这种中国版“无畏舰”的仿真模型一下水,中法技术人员立刻就现了其中的问题。

    那就是,由于舰和两舷分布着共三座双联装主炮塔的关系,导致高干舷的舰身在行驶中遇到风浪就会生大幅摇摆。而且在高追击敌舰时,两舷的24o毫米射炮的双联装炮塔因为布置得较低,遇到海浪较大时则根本无法开火射击!

    听设计人员这么一说,孙纲想起来了,好象英国后来的“无畏”号战列舰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那样就意味着,在舰向敌或高追击敌舰时,两舷的主炮实际上在有风浪的条件下,是不能挥作用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如不要了。

    魏瀚和白里安都倾向于“开远”式的“火力均衡布置”思想,所以才会提出来这个方案,但现在问题来了,在舰方向只有两门主炮可以使用的话,就根本谈不上“火力均衡”了。

    “开远”舰为什么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开远”舰的四座238毫米炮的炮塔都是单装的,体积和份量都较轻,以“开远”舰7ooo多吨的排水量,完全可以在高干舷上做到均衡布置,而不影响战舰的适航性和航(“开远”跑得和“致远”几乎一般快),以及在高行驶中或有风浪的情况下向各个方向开火。

    白里安和魏瀚等中法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严谨和负责任的,毕竟他们都知道,中国可不比法国和英国,甚至是俄国。中国目前财力有限,对于战列舰这种“大国的玩具”,孙纲手中的每一两银子可以说都十分宝贵,绝不能浪费在这种在实战中意义不大的舰艇身上。

    孙文、詹天佑和段祺瑞等人听了他们要求作出修改的意见后,也都表示赞同。

    詹天佑也算是海军出身,知道这当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又有技术人员提出取消两舷的可旋转主炮塔,改成单装的炮廓式副炮时,詹天佑就指出,这种需要调整军舰位置来挥火炮作用的作战方式,笨拙而不灵活,而且火炮在射击中存在死角,在真正的海战中是要吃大亏的,当年“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旗舰“扬武”号巡洋舰就是差不多的这种火炮两侧布置方式,而最后海战的结果,不用说,当年同时在场的魏瀚也知道得很清楚(魏瀚当时好象在一艘鱼雷艇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