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九十四)思想觉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九十四)思想觉醒 (第2/3页)

    第一次甲午之战中大清仓促应战,胜得极其侥幸(如果不是有一只小小蝴蝶在作怪地话)。第二次丁酉之战。在有了一定准备的条件下(中国拥有了万吨铁甲巨舰和新式巡洋舰及潜艇,还有“充足”的“兵力”和火炮),尽管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还是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和伤的原因,分析的也可以说很有道理。

    “方今世界,优胜劣败,弱者先绝,中国地广人众,物阜民丰,若能取法日本,自强振作,或有一线生机,与列强并存于地球,如若不然,日本之今日,即中国之未来也。”

    这个是大概是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角度讲地,希望中国能够快些振兴,免得被开除了地球的“球籍”。

    那个时候的中国报纸,能够报导这样激切的言论,呼吁国家变革图存,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孙纲注意到,这些报纸好多都是后世的史书中称为“维新派”的人士办地,因为,他看见了有的报纸上面有梁启等人的名字。

    他这才想起来,现在是189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

    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戊戌变法”,是不是快要开始了?

    因为孙纲介入到这个时代的关系,让中国生了太多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场以自强图存为目标的政治改革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会以怎样地形式爆?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地结果?

    他现在想不出来。

    “孝乌大才,就没在报纸上表些什么文章吗?”孙纲向江穆齐问道,

    “有,就读于邑庠时,曾经写过一篇《中国国体浅议》,让提督学政大人给痛骂了一顿,”江穆齐苦笑了一声,说道,“孝乌一气之下去海外游学,遍访泰西诸国及日本,归国后又写过一篇《日本明治维新之我见》和《泰西诸国政体简介》,登在了《国闻报》上,也曾轰动一时,可功名也就此没了。”

    听了他的话孙纲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中国几千年地科举制度展到了今天,已经走到了尽头,完全成为了八股文人进身仕途的敲门砖,江穆齐这种“异类”,当然不会见容于他们了。

    这种“变态”的科举制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