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三)坐着火车去京城 (第3/3页)
就在“酝酿”当中了益紧密,就可以有效的阻止国家的分裂,改变中国自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以来“枝强干弱”的局面。
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的中国,才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国!
“上次咱们来的时候这官道周围连个人影都没有,现在居然这么热闹,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詹淑啸望着车窗外繁华热闹的村镇,不由得说道,
“是啊,其实我也没想到铁路能这么快的改变大清百姓的生活。”孙纲说道,
金舜姬也很吃惊地望着窗外,美丽的大眼睛睁得圆圆的,对她来说,头一次乘坐火车已经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眼见铁路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她内心的感触可想而知。
“等朝鲜的铁路全部建成,你的家乡也会变得和中国一样。”孙纲看她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由得好笑,说道,
他的话让她回过神来,她不好意思地一笑,说道,“朝鲜有了铁路,没有大人这样的人,还是不行的。”
孙纲能觉察出她为能在自己身边而感到自豪,看着她“一笑倾城”的样子,孙纲不由得有些失神,她让他看得脸上一红,把一叠报纸递给孙纲,“大人不看看报纸么?”她小声说道,
“好纲一笑,接过了她拿过来的报纸,开始看了起来。其实中国这时候的报纸已经不少了,虽然很多都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是“学中国人的口气”专门办给中国人看的外国中文日报,象他手中这份英国人办的《京津泰晤士报》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万国公报》《申报》(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和小白菜”就是他们最先报导的)和《新闻报》等等,中国人自己办的也不少,象《循环日报》,《汇报》和《述报》,还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等等,这些报纸在客观上开阔了中国民众的眼界,对“民智的开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