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零七)宰人不见血的条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百零七)宰人不见血的条约 (第3/3页)

他们的港口咱们一个也用不上,咱们的港口他们却可以任意出入,他们在东方就有不冻港了,看好哪一个赖着不走咱们也没办法。第四条,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把铁路修到东三省,东三省即是他们的口中食了,他们想占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不是你一言及此,老夫就此着了道儿。”李鸿章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用手绢擦了擦,声音有此沙哑地说道,“如此说来,这约是万万签不得的了。”

    “如果非要签约的话,咱们不妨拟个章程来代替他们的这个条约,”孙纲笑了笑,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空跑一趟多没意思?”

    “说来听听?”李鸿章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一丝坏笑,心里大概有一种“阳光少年也阴险”的感觉,不由得“老怀大畅”。

    “皇上不是想‘照镑加税’(中国当时未能收回关税自主权,清廷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打算要求各国将关税改为用金镑征收)么?就把这个也写到条约中来,一起解决了,”孙纲说道,“晚辈想,咱们这么提条件,他们这个咱们全都给他改一改,这个第一条,咱们来他个限定国家对象,即大清和日本一旦生战事,俄国可以暗中援助大清或者保持中立,而俄国一旦同英国生战事,大清可以暗中援助俄国或保持中立,至于别的国家咱们就敬谢不敏了。这个第二条就是一旦互相援助条件成立,双方援助由暗中变成公开后,方能成立,一方若想议和,必须征得援助的另一方同意。这个第三条吗,战时开放港口仅限于一处,而且由战时双方商定具体地点,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呵呵。至于第四条吗,修建铁路可以,咱们大清目前经费紧张,如果俄国同意咱们‘照镑加税’,咱们就有钱修铁路了,而且修筑铁路的经营权和管理权都在咱们手里,但是‘借地修路’为他国所无,不能贻别国口实,为两国与友邦敦睦起见,可先修赤塔至哈尔滨一线,两国各自在境内修筑,最后在边境接通,至于通到海参崴吗,留待后议。”

    信手之间,他就把《中俄密约》给改了个面目全非,如果那位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大人知道了,非气傻了不可。

    宁可让俄国人认为自己是成心搅局来了,也不能按他们的意思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