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老狐狸的“克虏伯”情结 (第2/3页)
埃森接受免费培训。
在克虏伯家族的暗示下,中事代表团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签订了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济远”舰的建造合同。之所以选择这家军舰厂,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认为该厂生产的军舰的龙骨,护甲钢板和舰面的主炮,副炮,弹药,穿甲弹等均为克虏伯兵工厂生产。其中“定远”,“镇远”等主炮都是克虏伯兵工厂3o5毫米的双联装**,射程远,火力强大。当时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扶桑”,“金刚”等都无法与其比肩。1886年8月,“定远”,“镇远”从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千里迢迢到华后,李鸿章就命令海军提督丁汝昌驾舰和北洋海军其他等军舰集结,先远航海参崴,然后回转日本海域,向日本海军显示大清国北洋海军的军威!该行动令日本政界,军界高层惊恐不已,一片哗然!李鸿章当年命令中国的新军舰长驱直入日本海域,虽然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民族之恶气!”但却暴露了实力,让日本决策层有了制造特种军舰的准备。(德国埃森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887年初春,一个庞大的日本军事代表团来到德国埃森克虏伯火炮射击场观看了口径巨大的3o5毫米克虏伯大炮的试射,得到现场所有的大炮资料和数据后,他们马上高薪聘请法舰设计大师怀德的得意门生白劳易为日本设计更为先进的“级军舰”来对付并击毁“定远”,“镇远”舰。)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和李鸿章私交甚密,曾在1876年赠送过李鸿章一座多头火车的模型,又在1888年帮助中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和留学生们取得了德国刷茨考甫黑头鱼雷磷铜(即鱼雷雷壳的主要材料,因为用钢为鱼雷的外壳容易锈蚀,德国刷茨考甫公司将克虏伯公司用于生产火炮的炮铜内加入磷青,从而去除铜材内的杂质,使得铜质更为坚绵耐腐蚀,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铜称为磷铜,专门用于鱼雷的雷壳,这在当时是不传之密)的提炼方法,使中国自行生产鱼雷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
这一次德国政府迫于英国的压力没有卖给中国战列舰,使德火商非常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大主顾,这一次中堂大人又找上门来,克虏伯兵工厂当然喜出望外,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公使许景澄开出了采购清单,包括要塞炮,海岸炮,行营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