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756章 美国能量 (第1/3页)
942年11月4日,英美联合舰队与德国海军主力大战于北海,历时三日,双方损失惨重,但本就处于劣势的德国主力舰队已经陷入无力再战的地步。
1月7日,这是北海决战转折的一天,阿拉斯加第一特hún舰队突然向英美联合舰队发起突袭,仅仅一天时间,将即将迎来胜利的英美联合舰队打落万丈深渊,主力尽丧,随即退出决战,但在撤退途中却被阿拉斯加特hún舰队追击摧毁战舰无数,至11月9日,北海决战正式落幕,最后英美联合舰队只余数十舰残余战舰得以仓惶逃回纽卡斯尔。
北海决战的逆转对于英美来说犹如一场灾难,称雄海洋数百年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经此一战,再不复当年辉煌,彻底的沦为了二流海军。
海军的大败也使得英国本土的战争陷入了困局,阿拉斯加和德国牢牢控制了北海的完全制海权。补给又一次源源不断的运上英国,运到德国登陆部队手中。
而英国则士气尽丧,11月8日,伯明翰沦陷,11月9日,曼彻斯特沦陷,11月10朴茨茅斯和布里斯托尔也被德军攻破。
而被英国寄于厚望的盟友美国也在北海决战后遭遇沉重打击,11月7日,北海决战局势逆转,阿拉斯加舰队恐怖的远程打击力量迫使美国因担心菲律宾舰队离本土太远出现意外而最终选择了放弃菲律宾,准备让菲律宾舰队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返回本土。
但11月9日下午,菲律宾舰队开始撤退行动时,却遭遇阿拉斯加第二特hún舰队的及时拦截追击。
莱特湾、锡布延海、巴士拉海峡三战三败,最终占据了美国海军近半力量的菲律宾舰队几乎全军覆没,7艘航母和上百艘大小战舰沉入大海,只余3艘航母重伤带着不过三十多艘战舰仓惶逃往了澳大利亚。
美国海军遭遇重创,其影响相比北海决战的影响绝不会弱,北海决战,使得英国海军沦为二流,而菲律宾海战,则同样使得美国彻底沦为了二流,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经过这两大海战之后,都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大战中面临着极为不利的局势。尤其是英国,因为英美海军力量遭遇重创,使得英国赖以生存的海外运输线因得不到足够保护将面临断绝的危险,其本土摇摇yù坠的防线也因无得到美国的及时增援而面临着崩溃的巨大风险。
1月10日,阿拉斯加第一特hún舰队轻松击败英国在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等地的守备舰队,随即阿拉斯加海军陆战队迅速在冰岛、罗群岛、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登陆,设在冰岛的丹麦临时政fǔ向阿拉斯加投降,阿拉斯加就此截断了北海从西面进出大西洋的通道,加上德国海军与同日横扫英吉利海峡,阿、德两国共同彻底掌控了北海,英国在纽卡斯尔和泰晤士河口的残余舰队最终在11月12日自沉,耗时超过半年集结起来的英国主力舰队自此彻底成为历史。
而这也代表英国已经开始逐渐崩溃。
1月12下午,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首相丘吉尔相继发表广播讲话,斥责阿拉斯加不宣而战,无耻的偷袭英美联合舰队的行动。
但这一切都于事无补,斥责就像一阵空气很快就消失在了全世界对于北海和菲律宾海战的震惊消息当中,英美海军大败,不管阿拉斯加偷袭也好,正面作战也好,都已经无挽回英美的命运。
何况谁都知道,在阿拉斯加向希腊发起进攻时,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态度,等于已经向英国宣战。英美联合舰队出现战略战术失误,没有对阿拉斯加可能出现在北海的事情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戒备,没有及时的掌握这些有用的情报。只能怪英国自己大意。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阿拉斯加赢了,谁会在意阿拉斯加是否偷袭呢?
不过从11月13日起,英国和美国也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偷袭了,就在这一天,阿拉斯加正式以全球广播的形式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及两国盟友或两国海外殖民地、自治领宣战。
涉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印度,中南半岛等数十个国家和自治领、殖民地政fǔ。
同日,德国正式向美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宣战,并表示,所有支持英国和美国的国家都将自动成为德国的交战国。
阿、德两国先后向英国、美国及其盟友、自治领邦宣战,标志着这场大战真正开始上升到世界大战的范畴,以英美为首和以阿德为首的两大阵营将在未来展开一场bō及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的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大战。
接下来必将有更多的国家选择投入某个阵营,向对立阵营宣战,当然这一切都需要视英美的态度而定。
以英国现在的局面,英国是否还会继续抵抗到底?
如果是,那么这场世界大战会继续下去,更会进一步扩大。
如果不是,那么失去了英国,美国只怕也难以与阿、德对抗,美国同样可能就此认输。
那么这场世界大战从数大国正式宣战时,也许就代表着结束也难说。
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刻都将目光盯向了伦敦和华盛顿。
1月14日,乔治六世及王室大部分成员突然从伦敦飞往北爱尔兰的贝尔斯特,同日,丘吉尔率领内阁成员飞往利物浦,并再次宣布全国总动员,从丧未被德国占领的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武装起数十万大军,其继续顽抗的态度表lù无疑。
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全国演讲,并怒斥阿拉斯加与德国及其盟友破坏世界和平,无耻的向英美发起偷袭,致使全世界的人民陷入战火威胁当中,罗斯福还公布了北海海战和菲律宾海战的部分照片资料,并且特意使得这些资料显示出阿拉斯加采用卑鄙无耻的偷袭,以此向全美国高呼:“世界不再有和平,美国不再有和平,美国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唯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反抗阿拉斯加、德国西斯主义者的侵略行为,才能让这个世界恢复和平,才能让美国继续生活在自由平等的社会当中,否则全世界都要沦陷在残暴的西斯侵略的铁蹄下,过着生不如死的奴隶般的生活……”
罗斯福的高呼,菲律宾海战、北海海战的资料,美国海军的重创,菲律宾的沦陷终于让罗斯福达到了一直以来想要达到的目的。
统一全国思想,从孤立主义,从虚妄的和平幻想中走出来加入战争
罗斯福的全国演讲让整个美国突然间爆发出了恐怖的能量,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到处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游行示威,无数人打着悍卫自由,抗击西斯侵略者的口号走上街头加入游行。
1月15日,美国向阿拉斯加和德国宣战,正式加入了这场世界大战。同时罗斯福还从美国国会得到了他想要的更多的权利。更多的自主决断权力。
1月16日,罗斯福解除了对北海海战和菲律宾海战有责任的哈尔西中将和菲律宾舰队司令赫斯本德.金梅尔上将、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沃尔特.肖特中将的职务。
1月17日,为了赢得战争,罗斯福下令实施全国战争动员和改组军队指挥机构。
首批动员就超过五百万人,预计到明年中,美国武装部队员额就可达千万人,其中陆军可由现在的250万人上升到600万人,陆军航空队则至少可达150万人,飞机5万余架,海军员额则可达200万人,舰船超过3000艘,海军陆战队可达50万人,加上海岸警备队近20万人。
而毫无疑问的,现在美国想要打赢这场仗,最重要的就是要保住英国,至少要保住英国那众多的拥有丰富资源和良好的战略位置优势的海外殖民地。
所以在动员令的当天,罗斯福就下令调集在大西洋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海军,并大量征集民船,要在一个月内至少调动50万大军登陆英国帮助英国抵达德国登陆部队。半年内这个数量要达到200万人,同时还预备将至少50万大军送往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南半岛帮助英国守住这些重要殖民地和重要的战略区域。
这是美国要赢得这场战争的必须选择。哪怕现在他们的兵力还不够支撑这么多的战区也要做,罗斯福有信心,现在的美国,战争动员的速度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现在国内不会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了。
因为现在的罗斯福说的每一个命令都将得到尽快的通过和执行,包括国会现在也绝对不敢逆民意而为
只要战争动员速度够快,抽走了大量军队,很快他还能动员出更多的部队,如果一千万一够,那么一千五百万,两千万也在所不惜,总之绝不能让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遭遇失败。否则美国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苏联――被阿拉斯加肢解
阿拉斯加绝不会愿意看到一个拥有着强大实力的美国成为一个统一国家,时时威胁着阿拉斯加的地位
“一个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而战的美国是可怕的。”
在自由宫总统办公室内,气氛有些凝重。
听了叶枫的感叹,蒋百里、弗莱彻、路远成、陈国清、林国民和杨国平、高景义、马天,无论是谁都没有反驳这句话。
美国突然间爆发出的能量的确是可怕的
现在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点,哪怕阿拉斯加这么多年来几乎每战必胜,即便阿拉斯加曾经击败过美**队,现在也没有人认为,这一次,面对爆发出可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