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乌兰贝尔条约 (第3/3页)
此将第四方面军划入中亚战区统一指挥,算是与苏联人针锋相对的措施了。”
“我同意,第四方面军也算是在中亚区域作战,划转战区也很合理,只是封锁乌拉尔河战略很重要,未来第四方面军要面对的是实力增强的苏联西哈萨克方面军,实力怕是要处于劣势了,我们也有必要加强一下实力才有把握达到战略目的。”蒋百里才道。
叶枫沉yín片刻也点了点头,最后道:“这好办,立即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向中亚战区、乌拉尔战区和第四方面军司令部电,从即刻起第四方面军划归中亚战区统一指挥,并命令中亚战区应尽快对苏联南哈萨克方面军起攻击,务必尽快肃清南哈萨克敌军。歼灭敌南哈萨克方面军主力后,原中亚战区第五方面军三十五、四十九两个集团军加特设骑兵六师、乌拉尔战区第三方面军的空军六师和闪电战机联队划入第四方面军指挥,并立即西进,向苏西哈萨克方面军起攻击,务必尽快完成封锁乌拉尔河东岸的战略目标。”
…………………………
乌兰贝尔,这座楚河边上的xiao村镇,因为大量军队的到来,大量军事设施和营房的建设,倒像是一下子让这个xiao镇有了城市的雏形。
原来连一条像样街道也没有的乌兰贝尔如今却有了呈田字型的六条街道,而且全是水泥路面,街道两旁除了营房,就是军队仓库,以及一些军队必须的物资加工厂,机器维修厂等等,真正的居民区只是田字型右侧的最外面一条所在一个角落罢了。毕竟乌兰贝尔普通居民本就只有不过万余人。而这一带军队却二十多万人,虽然作战时,军队多是住在帐蓬里,甚至没有住房直接呆在战场,但因为中亚战区司令部设在这里,相应后勤部mén、政治部mén,参谋部mén等等总部或保障单位让这里人气陡增,不算战斗人员也有足足数万人之多。光是后勤保障部mén就占了多半。
应该说这样一来,乌兰贝尔的未来前景是很可观的,因为根据协议,阿中联军未来撤走后,除了还需使用的设施之外所有设施都会移jiao当地政fǔ,光是营房,估计就是不xiao的一笔收入,事实上按照乌兰贝尔的营房数量,哈桑诺夫的哈萨克政fǔ已经有了计划,只待乌兰贝尔的阿、中联军离开,未来从阿拉木图一带迁回的哈萨克族人当中这里就能安置不下十万人,乌兰贝尔短期内迅成为哈萨克为数不多的主要城市是无疑的。
而乌兰贝尔的阿、中联军会离开吗?这是肯定的,毕竟接下来这里的联军很快是要向卡姆卡雷进军的,他们不是守城部队,他们是进攻部队,打到哪里就以哪里为基地,乌兰贝尔并非他们的长期驻地,也不是未来阿中联军在哈萨克的驻军地之一。
所以乌兰贝尔市管理机构都已经纷纷成立,接收移民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包括市政fǔ等主要部mén的办公场所也已经选定或正在建设。
而现在中亚战区司令部旁边一栋由中亚战区配属的工兵部队协助建起来的白sè两层xiao楼就是现在的市政fǔ所在,虽然这个市政fǔ现在只管着不过万余人,但工作还是tǐng多的,毕竟移民准备工作,各项安置建设准备工作都在提前进行。
不过今天市政fǔ显得更为热闹,人也更多,因为就在今天,阿、中、哈、吉、乌、塔、土七国代表正集中在这里签订了正式的《阿、中、哈、吉、乌、塔、土七国关于边境堪定边界条约》以及包括《七国经济合作协议》、《五中和主体民族移民安置协定》在内的数项此前事实上已由七国脑定下大致框架的附属条约、协约、协定等等。
这些代表到来,事实上只是把框架里面的内容填满,加上对一些xiao疑问进行磋商解决,然后签字确定就行。
所以度自然很快,上午开会,下午条约就正式签定。其内容基本上与原来叶枫、王宠惠与哈桑诺夫等人商定的没有多大区别。
乌兰贝尔会议是阿中及中亚五国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而其签订的主体条约和各项附属协约、协定、备忘录很多,更涉及几乎各方各面的内容,所以这些条约后来历史上与乌兰贝尔会议一样为各国学者所着重研究,这所以的条约也有一个统一简称,就是《乌兰贝尔条约》。
其中乌兰贝尔条约中的最主要条约即边界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从上世纪起就陆续被沙俄侵吞的中国外西北地区正式回归中国,也正式代表着从里海东北岸恩巴河——图尔盖河——哈萨克丘陵以北土地正式并入阿拉斯加,标志着阿拉斯加的国土再次从法理上确认得到扩张。
虽然这块土地目前还有西面一大块及北面一xiao块处于苏联西哈萨克方面军控制之下,但只要获得原所属国哈萨克的承认,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什么,这个哈萨克政fǔ苏联没有承认?那没有关系,只要到时把苏联人赶出去,他们承认不承认都没有关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哈桑诺夫等人担心未来苏联军队被赶走后会出现大的变动,所以他们趁着现在阿、中两国非常需要他们煽动中亚各族起来反抗苏联统治的时候,事先把《驻军条约》也给nong出来提前签定了。即便驻军地点中许多还在苏联人控制之下。
《驻军条约》也因此成为《乌兰贝尔条约》另一个主要条约,根据这份驻军条约规定,未来阿拉斯加在哈萨克的驻军不能过四万人,驻军地分别为热兹卡维甘地区的萨特帕耶失镇,希姆肯特地区的阿雷斯镇靠近乌兹别克,非阿雷斯湖以及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最后一个是咸海南面阿姆河三角洲的努库斯乌兹别克划入哈萨克的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境内。
阿拉斯加在乌兰别克的驻军则不得过三万人,驻军地为安集延现为中**队控制、中部古都撒马尔罕和南部与阿富汗jiao界的铁尔梅兹。
在土库曼的驻军同样规定不得过三万,驻军地为里海东岸的克拉斯诺沃茨克土库曼巴希、南部与伊朗jiao界的巴哈尔登土都阿什哈巴德的西部近百公里以及与东南部阿富汗jiao界处的库什卡镇。
而中**队在吉尔吉斯的驻军数量则规定不得过三万,驻军地分别为西北部的塔拉斯镇,中部与安集延jiao界的贾拉拉巴德和西南部的苏柳克塔。
在塔吉克斯坦的驻军则规定不得过两万,驻军地分别为南部与阿富汗jiao界的临时都库利亚布以及西北部的彭吉肯特。
而相应的,五国政fǔ将在所有规定的驻军地为阿、中驻军提供足够军队及家眷、必要工厂、物资存储所必需的土地以建设驻军基地,该基地视为驻军国的财产,基地内生活的居民接受驻军国法律管理和保护。驻军未获得驻军所在国政fǔ同意不得随便离开驻军基地。当然所有的限制,包括驻军地和驻军数量等等,若驻军所在国生战争则限制取消。一切视战争实际情况所需由阿、中两国自行决定驻军地或驻军数量,驻军所在国政fǔ不得有意阻拦。
其实具体规定还有不少,简而言之,就是在事实上驻军地nong成了阿拉斯加或中国的永久租界,所在国政fǔ除了名义上的主权基本上在此毫无权利。
好在按规定,这些驻军地基本上以保证驻军所需生活、工作区域及家眷部分军队配套设施建设所需土地而划定。
当然这个界限其实并不好定,所以到最后中亚五国为免夜长梦多,干脆与阿、中两国就此划定明确界限,基本上每个驻军地都划定了1oo到15o平方公里不等的面积。不过以这样的面积,怕也足够建成一个不xiao的城市了。这些城市到时就跟阿、中两国在中亚的飞地一样,通过这块飞地牢牢的在中亚维持着影响力,也牢牢的压制着中亚五国未来有可能产生的野心,而在边境的租界,更是有着更多的作用,用叶枫的话来说,这不只是威慑边界外其他国家的军营,更是窗口,面对阿富汗,伊朗等英国人地盘和里海西岸俄国人地盘的经济、政策、制度、民主等各项内容的宣传窗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所有的条约签订后,除了对中亚五国有利的经济援助等方面的条约外,所有关于领土、驻军等可能刺jī中亚各族民族自尊心的条约都没有予以公布,而是选择了不公开,如此可以在战后逐渐形成既定事实的方式,慢慢的消除中亚各族人的过分抵触,至少不会对现阶段争取中亚各族人民支持阿、中两国扶持的五个新政fǔ的计划造成不好的影响和冲击。
想想,若是让哈萨克人知道新政fǔ上台就让国土丢掉了近三分之二额尔齐斯河以东原属哈萨克的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此前也是没有得到苏联承认的,这次也是经由哈萨克政fǔ予以正式承认,会是什么后果?莫说让人民支持新政fǔ了,怕是已经在支持他们的都可能反水。
“这几份秘约一定要严格保密,所有知情人特别是中亚方面的知情人必须在现阶段严密监视起来,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泄1ù秘约内容。”签订条约之后的杨国平便来到市政fǔ相邻的中亚战区司令部时找到了中亚战区目前负责政经情报、保密等工作的中情局副局长马长福郑重jiao待道。
“杨部长放心,有我在,消息就泄1ù不了。”马长福拍着xiong脯给了保证。最快,最新txt更新尽在书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