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1章 我们作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01章 我们作主 (第3/3页)

  叶文德考虑了一下,突然道:“他们想是一回事,但也要我们同意吧,若我们不参与这个会议,他们这个打算也不见得能成功。”

    叶枫却呵呵笑道:“不,要参加,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参加,可以大家共同约定限制军备,减少军费支出,对我们而言,也同样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必须做一个重大改变,那就是由我们作主,而不是他们。”

    半个小时后,叶枫和史密斯联袂离开了自由宫,史密斯显然正沉浸在叶枫所说的几个针对美国人的策略当中,一路上一言不发,甚至一直跟着叶枫来到了国务院大门口才醒过神来。

    “既然到了这里,不如我们去餐厅喝一杯咖啡。现在与你一起喝咖啡的时间可是越来越少了。”叶枫看到史密斯醒过神来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准备离去,便发生邀请道。

    “好,求之不得”史密斯倒也不点都不客气。

    国务院这种大衙门内当然是有餐厅的,不只是下班才开放,上班时间也同样开放的,有时工作人员累了,或是来了客人,想来舒缓下精神都可以到餐厅来坐坐,毕竟在办公室气氛总是没有那么宽松自由的。当然前提是不会耽误自己手上的工作。

    两人一起朝位于一楼西厅的餐厅走去,叶枫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雅科夫,怎么样了。还没有动手?”

    史密斯愣了一下,接着笑道:“我不打算动手了,我发现这个人其实利用价值挺大的。当然若是发现他开始窃取我们的重大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机密的话,我不会客气的。不过好像目前这个人挺老实的,他在鄂木斯克投资了一家大型外贸公司,目前为止,这家公司是对苏俄贸易额最大的公司之一,上个月一个月内的交易额就突破了三千万,几乎占全部苏阿交易的0.5%。算起来,一年可以给国家创造不少税收了,就这样弄掉了太可惜了。”

    叶枫闻言也笑了起来,他倒不担心留下这个雅科夫会产生多大祸患,史密斯经验丰富,自有分寸,已经不需要叶枫时常提点了,再说史密斯说的也对,像雅科夫这种与苏俄本身有很大牵连,有着特殊渠道的商人,他们的生意肯定会比一般人做的大,更有优势,也能为阿拉斯加创造更多的税收。相信雅科夫若不想做一单就跑回苏俄的话,也不会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违背阿拉斯加的贸易协定出口什么机密设备,雅科夫毕竟不是普通间谍,不值得为了一两台机密设备就暴露身份,这种事交给一次性的间谍更好。雅科夫最大的作用在于长期潜伏,当然若雅科夫和苏俄知道他们的身份实际上早已经被阿拉斯加掌握的话,只怕雅科夫早就窃取一两项机密逃回苏俄了。

    “不过河东晨报这种影响比较大的宣传机器还是要严格监督,莫要又闹出什么不好的新闻来了。”叶枫点头交待道。

    “哦,忘记告诉你们,雅科夫早在三四个月前就转让了他在河东晨报的股份,接手的是远东贸易……契尔科夫的产业,此后两月,便是雅科夫原本的那三个合伙人都相继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远东贸易,现在主持河东晨报的实际上是我们的人。若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轻易的放过这四个长期潜伏在我们内部的苏俄特务”史密斯马上道。

    叶枫愣了一下,河东晨报虽然闹出了很大的风浪,有了很大的名气,不过毕竟影响主要局限在俄罗斯族人中,不管财务还是影响力若不是特殊时期都不太可能长期引起叶文德,叶枫他们这种国家巨头的高度关注,对于河东晨报易主叶枫自然也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转让给了契尔科夫的产业,这就没有问题了,再说史密斯说现在直接主持报社工作是中情局的人,那就更没问题了。

    对于这种事,叶枫现在也只是了解一下就行,并没有细问下去,点了点头道:“虽然留着雅科夫有用,但你们也不能放松了对他的监控,苏阿贸易毕竟对于他们活动也有很大便利,一切要严密关注,确保他不会利用这种便利向苏俄提供一些机密技术和设备。”

    “嗯,我一定会注意的,真有这种事,我马上就会把他关到笼子里去。”史密斯笑道。

    1921年8月16日,鄂木斯克。

    虽然苏阿这种秘而不宣的贸易正式开展不过才三个多月,但至现在光一个月的贸易额就达数亿阿元的对外贸易活动,对于鄂木斯克的经济发展来说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从六月份,双方贸易额激增到两亿多阿元后,苏俄贸易的吸引力开始呈火箭式上升,众多工商企业先后涉及这个贸易,或是工业企业直接开通对苏出口业务,或是成立外贸公司,或是向外贸公司发放代理权,同时也有众多准备开展这项业务,但企业远离苏俄边境的一些企业的投资商为了降低成本,也开始陆续在鄂木斯克,阿尔泰省,额尔齐斯省,鄂毕省,新西伯利亚,东俄自治区,唐努乌梁海省等距苏俄较近的省市开办工厂或分支机构。

    这其中,作为双方贸易最大的口岸,对苏俄经济建设宣传窗口,最靠近苏俄的直辖市,西伯利亚数一数二的中心城市的鄂木斯克无疑是受益最大的。

    从苏阿战争停止,鄂木斯克设直辖市到现在不到半年,鄂木斯克就从一个几乎被战火摧毁,大半个城区成为废墟,全部人口不过二十万的城市,重新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千家家各类工厂,数千家各类商业企业,云集四十多万人口,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城市。

    虽然这数千家工厂和数千家商业企业中还有大部分都还在建,有些还没有开始运营,已经开始运营的也有大部分只是规模并不大的中小型企业。

    但苏阿贸易的带动,鄂木斯克经济活力的重新焕发,三四个月来,鄂木斯克已然借此诞生了好几个明星企业,在全国都小有名字。

    工业方面自不待说,鄂木斯克原本就是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工厂较多的城市,虽然经历数次战火,但底子还在,并入阿拉斯加后,重新清理资产并更名的比如鄂木斯克矿业机械公司,西伯利亚毛纺厂,西伯利亚冶金集团都早已经恢复生产,有些还得到了改扩建,以这三家企业为首的鄂木斯克本地企业资产都是好几千万,员工数千人。

    而新涌入的投资商投资的企业更是成了鄂木斯克快速发展的核心,比如华侨城重工投资的鄂木斯克生产基地,资产上亿,现在还没有完成竣工,就已经招收了三千多名员工,建成后预计将成为鄂木斯克最大的工业企业。

    另外众多像伯瑞,徐纲这种大富豪投资的企业也蜂拥入驻,当然鄂木斯克吸引最多的还是俄罗斯族的有钱人,像布列霍夫,季诺科夫,雅科夫这些俄罗斯富豪的产业几乎都有在鄂木斯克进行了重大投资。

    而雅科夫企业集团就可称为其中佼佼者,雅科夫此前无论名气还是实力都不能和布列霍夫这种人相比,但现在起码在西伯利亚在鄂木斯克,雅科夫是名气最大的俄罗斯人,甚至不比市长契尔科夫的名气小。

    自从决定参与苏阿贸易后,雅科夫的产业重心再一次进行了转移,原本从马加丹转移到伊尔库茨克的一些产业又被他相继转让或撤股,筹集了几乎等于他全部身边的数千万资金杀奔鄂木斯克。

    这种疯狂的举动甚至一度让很多人吃惊,多数人不看好他的举动,称他为失去理智的疯子,而少部分看好他的人也以“这家伙可能将会成为伯瑞和安德森之后的第三个疯子。”总之听上去都是不那么放人放心的举动。

    但事实证明,雅科夫这个举动是成功的,就算是疯子,他也是继伯瑞和安德森后第三个成功的疯子。数个月来,他砸入大批资金成立了雅科夫外贸运输公司,雅科夫机械厂,雅科夫农林产品加工厂三家企业,组成了所谓的三驾马车,但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三家企业全都获得了成功,赢得了高速发展,那些苏俄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似乎还真是比较信任与俄罗斯人交易。

    虽然看上去,雅科夫三家企业都是新办,实力名气都不具备,但结果却是三个月的贸易,雅科夫的资产几乎得到了数倍的增加,光是外贸三个月交易额就有上亿,相当于全部苏阿贸易的0.5%,一跃成为鄂木斯克甚至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外贸行业的巨头。

    这个月初,雅科夫更是雄心万丈,统合这三家企业,并收购了鄂木斯克原有的一些木材厂,服装厂,农机厂成立了雅科夫企业集团,总资本超过两亿阿元,员工上万人,一举成了目前鄂木斯克实力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四个月,资产翻三倍有余,这种财富增长速度宣扬出去也进一步增加了苏阿贸易的吸引力,增加了投资商到鄂木斯克,到西伯利亚地区投资的热情。

    鄂木斯克市长契尔科夫当然也乐见其成,且加大了宣传力量,鄂木斯克正在成为阿拉斯加经济活力最为强大的城市之一。

    不过鄂木斯克吸引的可不止是大多数的俄罗斯人,对于其他投资商的吸引力是同样的,因为雅科夫只是鄂木斯克苏阿贸易的一个主要受益者,雅科夫企业集团也只是其中一个得利者,论起财富的增长速度,在鄂木斯克有一个企业比雅科夫企业集团的扩张还要惊人,更重要的是这个企业的老板不是俄罗斯人,而是四个朝鲜人。四个平均年龄甚至还不过二十多岁的小年青。

    [奉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