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第3/3页)

白布铺了一地闪闪光的小饰物;也有两个卖旧书的,从房中术到厚黑大全一本摞一本高高低堆成一个小书山;还有一个支起天文望远镜收费看月亮的。这些摊子我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早习惯了,我带张小桐停在这些人旁边几个青年人围成的摊子前,他们在地上铺了几张旧报纸,摆了一溜儿的打口磁带,还有少数几张打口cd,其中一个长的小帅哥正在低头摆弄一把民谣吉他,从外观来看,这把吉他最贵不过3o块钱。

    那个长头帅哥叫邵科,1999年的冬天我们曾在一起喝酒涮羊肉,后来2ooo年末他去了北京某跨国教育集团做平面设计,之后做过动画、平媒和自由撰稿人等工作,2oo2年8月之后我们失去联络。

    旁边一个短头寸头的方块脸戴宽边眼镜的就是王易,一个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差不多1o岁的人,98年底他曾经搞过地下乐团,一直搞到99年上半年乐队解散,之后他在2oo1年进入号称亚洲最大的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三个月后升到设计总监,然后辞职,回家做独立制作人。2oo2年进入杭州某合资企业做设计主管。

    最外边一个头蓬乱眼球凸的是高康,公认他们这个圈子里最有才华也最自甘堕落的人,这个人一直到2oo2年为止还在家里窝着,平时靠给网吧修机器维持生计,独立制作了大量音乐、动画短片和设计类图片,也写了很多剧本,但无一例外全部私藏,除了小圈子里的人谁也不给看。

    在这几个人中间体型如佛陀一样招呼生意的是张琛,我们对其外号琛哥的大学生,他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平时生活俭朴家教甚严,却不知为何培养出一个典型的生意人性格。这个人在学生时代已经是所有人里经济控制能力最强,也最会赚钱的人,后来改行做it,我两年多没联系过他,却不知道有没有挨踢过。

    乍一看见这几个人,我立刻就想起那年冬天六个人坐的出租车和龚磊家脏兮兮脸盆里的热水,还有晚上的毛片和《寄生前夜》。

    我终于又看见他们了。

    我扭过头去,问张小桐:“现在我是不是在哭?”

    张小桐看看我,有点慌乱地点点头:“是……怎么了?”

    我对张小桐说:“来,抱抱我。”

    张小桐无言,抱住我,我哽咽了一小会,把眼泪压住,才慢慢松开手。

    “没什么,被风吹的。”我低头说,“也想起一些不开心的事。”

    张小桐拍拍我的手:“别想太多,有我在呢。”

    “嗯。”我拉起她的手,“想听歌了,陪我去看看磁带吧。”

    张小桐笑着点点头,眼神中有一点担忧。

    “我真的没事,”我说,“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些书了,觉得人生艰难而已。别打我,这太文青了。”

    张小桐这次含笑点头,眼中没有了担忧。

    我拉着张小桐走到打口带摊子前,蹲下问:“有没有曼森的?”

    一句话,几个人的目光就都在我身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