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 (第3/3页)

身子底下。

    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张小桐陪我一起来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

    做杂志这种事儿我还是喜欢当跑腿的投资商存在感太薄弱简直就是一个模糊的存在。

    我对广州和香港两地之间的资讯交流渠道比较熟悉也记得一些全国各地一批二批书商名单。一渠道的新华书店类和二渠道的零售类都有过一些了解当年是因为自己太小而且国内很多杂志和图书行业还没规范起来才让董庆华去跑行。现在转头回来我自己打算开始出头了一些我所知道的书商们也都慢慢浮出水面当然还是要自己来做。

    南方孩子们关心的东西和北方差距比较大这边的孩子们对美食、星座、消费流行资讯的需求相对较大不像北方孩子们介绍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就能糊弄过去。简而言之就是说如果想在这边建立起像样的吃喝玩乐杂志品牌需要付出的努力肯定要大得多。

    不过这边环境也相对宽松一些如果是国际刊号的话内容上相的可对选择余地也大一些毕竟内地的那种调调对资讯和消费理念完全不同的沿海城市和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青少年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

    我跟鲁薇说的第一个事就是这个95年亚洲传媒集团还很菜可以完全不放在眼里南方青少年杂志也就一个《中外少年》稍微能行点内容上也一般般――忽略他们只有一个《yes!》牛得无以复加。

    事实上连《yes!》我都打算忽略不跟他们玩正面的搞左右包抄。

    中国青少年杂志空白区其实是在大学生上中学生杂志小学生杂志多如花园酒店门口的鸡大学生好像社会弃儿一样一旦离开义务教育就没人关注了。当然这也跟大学生对杂志的消费冲动已经被划入到成年人范围有一些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需要什么?

    不是《青年文摘》那些励志小故事是实用的应试技巧是关于爱情的风花雪月是对于自己生活的实实在在的重塑是最顶尖的流行资讯是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谈资的各种八卦。

    我觉得以前之所以没有人搞大学生杂志只是因为他们太看得起大学生了。就好像9o年代末的某个李姓男子搞的某种什么什么功最开始我也认为没什么人能信这种傻玩意结果我现我太看得起那些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了。

    所以我对新刊的办刊方针提出了五个字。

    傻好玩实用。

    鲁薇强忍着笑把这五个字记下来字迹秀丽端端正正写在记事本上。

    然后就是招募团队我顺便问了一句:“刘明耀那挨踢件杂志现在怎么样了?我是说在华南地区有人看么?”

    “卖得很好。”鲁薇说“现在几乎是全国最大的了。”

    “几乎就是说还不是了?”我说“这样吧纯女性向时尚杂志我们也可以搞一搞。”

    张小桐笑着打了我一下:“你还真贪心一下就想办两本杂志哪找那么多人去?”

    我看了一眼低头沉思的鲁薇说:“倒不是贪心有市场的东西就可以做有了先机一切都好说。以前咱们是拿少年向杂志从北向南推现在该是用女性向杂志从南向北推的时候了。”

    张小桐白我一眼:“人怎么办?”

    “招啊”我对鲁薇微笑“鲁姐你还记着咱们第一次见面时的事儿么?”

    鲁薇勉强笑了一下:“记得。”

    我看出来鲁薇情绪有点不对轻轻碰了一下张小桐。张女士心领神会使劲推了我一把:“死小子天天谈工作放松一天不成么?”

    我立刻被屈打成招:“我我错了……姐姐们今儿大家还是早安歇吧小文子这就告退了……”

    鲁薇看着我疲惫一笑:“对不起行文可能真的有点累。”

    我点点头和张小桐一起站起来:“那成先休息把鲁姐这种人才累坏了我可担当不起。”

    张小桐先回自己房间洗澡去了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天花板愣鲁薇那样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又想不出来是哪不对。

    躺了不到五分钟床头电话铃响我拿起来是鲁薇的声音:“行文有空么?”

    我嗯了一声:“啊鲁姐什么事?”

    “你这个孩子没有好奇心吗?”鲁薇在电话那边声音低沉“我在卫生间小倩听不见。”

    我叹了口气:“姐姐啊……城市和回忆这些事还用问么?”

    鲁薇也叹了口气:“出来陪我说说好好么?”

    我跳下床:“没问题我到楼下等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