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深远影响 (第3/3页)
,成立了以赵尔巽为会长,张绍曾、蓝天蔚、张作霖为副会长的东三省保安公会。
随着南北和议达成,清室退位,袁世凯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消息传到关外,东三省保安公会也随即改为奉天都督府,赵尔巽为都督,张绍曾、蓝天蔚、张作霖三人分任副都督。
王麟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忍不住微微兴奋,自己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终于bō及到了关外,虽然如今的奉天的形势只是一个脆弱的平衡,但只要**党人在当地扎下根基,慢慢发展,将来自己解决东北问题,就将更为容易。
……………………………………………………
不过,这个时候,举国最为关注的还是尽快建立南北统一政fǔ的问题,东北的通电并没有受到多少人的注意。
当差不多是举国一致要求定都南京的时候,孙、黄也不得不有所缓和,逐渐被迫同意袁世凯就在北京就职,条件是:(一)参议院电知袁大总统,允其在北京就职;(二)袁大总统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三)参议院接到宣誓之电后,即复电认为受职,并通告全国;(四)袁大总统受职后,即将拟派国务总理及国务员姓名,电知参议院,求其同意。(五)国务总理及各国务员任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临时政fǔ交代事宜。(六)孙大总统于交代之日,始行解职。
六条款项,电发到京,袁世凯哪有不允的道理,当即照复南京临时政fǔ,全盘接受,自此,纷争扰攘了半个多月的定都之争,终于降下了帷幕。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身穿旧军服,在北京外交大楼中(即前清外务部公署)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日,前清的旧官僚们也都按前朝惯例,向新总统排班谒贺,就连蔡元培等人也不得不杂列其中,鞠躬相庆。
次日,外国人的一份报纸如此报道袁世凯宣誓就职的一幕:“袁世凯入场,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地走向主席台,他体态臃肿且有病容。他身穿元帅服,但领口松开,féi胖的脖子耷拉在领口上,帽子偏大,神态紧张,表情很不自然。他用他那河南地方的古怪音调,口念誓词,效忠民国。然而,从他那不甚整洁的仪容上面,似乎显示了他蔑视这一重大典礼。反观其属下官员,多穿着着整洁的西式大礼服;他在军队里的主要助手段祺瑞,也是军装整齐,神态严肃,显得郑重无比。这一幕,是否预示着什么呢?民国在袁世凯这一‘政治强人’(前些日子的兵变,也许说明这个称呼是十分可疑的)的带领下,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是啊,民国究竟会走向何方呢?这个时候,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心中,也都藏着这样一个问题。不过,南北统一的共和政fǔ,总算建立起来了,这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吧。
这个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北京兵变的最大获益者袁世凯,他的内心之中却从此对他一手培植起来的北洋军有了戒心,他想不到自己才离开了三年,原来令行禁止的部队已经有些尾大不掉,不受约束,他开始有了在北洋军之外重新组建一支后备部队的想法,因而有了后来与梁启超相商调蔡锷入京的事,当然,这却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