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3章西藏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3章西藏危机 (第3/3页)

印度同英国侵略者谈判。

    19o5年net,中英双方在加尔各答谈判时,英方代表费利夏重弹英国政fǔ关于中国在西藏只有宗主权而无主权的谰调,唐绍仪则严正指出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拉萨条约》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必须“解剖明白”,改订“切实可行之约”。

    双方围绕着西藏的政治地位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英方代表深知如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不仅未经中国政fǔ批准的《拉萨条约》如同废纸,不具有丝毫法律效力,而且亦将堵塞今后侵略西藏的道路,故对这一问题“辩论甚力,固执不移”,唐绍仪亦坚持原则,决不让步,谈判陷于僵局。

    19o5年末,英国保守党政fǔ下台,自由党组阁,寇松调离印度总督职务,明托出任印度总督。自由党政fǔ认为英国主要敌人是德国,英国应从自己的全球战略出,缓和同俄国的矛盾,加以清廷拒绝批准《拉萨条约》,英国从该约获得的侵略特权无法兑现,不得不对英国侵藏政策稍作调整。

    此后,英国殖民主义者企图扶植亲英势力,在西藏建立亲英傀儡政权,

    好在中国也有有识之士,知道“藏卫西藩,关系大局,一有破裂,则滇、川有覆亡之虞”,“藏亡则边地不守,边失则全国皆危”,于是促使清廷定下大力经营川边的方针,于19o6年任命精明能干的赵尔丰为督办川滇边务大臣,拨银1oo万两作为他经营川边的经费。

    赵尔丰在川边积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收缴部落印信,将原归土司管理的地区,分别改设府、县,老百姓耕种的土地、放牧的草场、饲养的牲畜均须向官府完粮纳税,在川边开办制革厂,聘请外国技师勘探金矿,招民垦荒,设立学堂。

    赵尔丰的措施巩固了边防,招致英国的极大敌视和不满,他们惊呼,几年内西藏将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西藏向英国开放的通商地,“将会转变为向各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英国在西藏的特殊地位将会完全丧失”。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统治,19o9年,清廷谕令四川知府钟颖率两千新军进藏。清政fǔ的这一系列举措,也引了**集团势力的不满。臧军与入藏川军的矛盾也日益强烈。

    武昌起义爆,**烽火迅蔓延到西藏,驻藏川军中的哥老会动士兵起义,囚禁了驻藏大臣联豫。原驻藏川军统领钟颖利用其在军队中的影响,镇压了起义,释放联豫,掌握了藏中军政大权。然而,兵变过程之中驻拉萨川军同色拉寺与甘丹寺生了武装冲突,从此西藏政局变得混1uan。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