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川中义 第十九章 首尾两端 (第2/3页)
也认
这个可能。”阿术点头附和。说道:“若我大理从沙麻、阿都出兵北上。可以直接杀进川中平原。兵临成都城下。贾似道老贼很能用兵。不可能看不到这么好地地形优势。”
“让孤出兵四川?贾似道老贼打得好算盘。”兀良哈台抿紧了嘴唇。冷哼道:“孤才没那么傻。直接杀进四川平原去和刘黑马硬拼。消耗我大理地国力。”说到这。兀良哈台稍一沉吟。马上说道:“孤明天接见叶梦鼎。如果他要求孤出兵。孤就找借口推辞。你们也帮帮腔。就说我大理正闹饥荒。没力量去成都。”
“大王。万万不可莽撞回绝。”王~一惊。忙说道:“四川刘黑马是宋人后方隐患。我大理又何尝不是宋人后方隐患?贾似道老贼乃是豺狼心肠。你若拒绝出兵。贾似道老贼正好有借口出兵大理。向我国下手啊!宋人军队这些年连战连捷。正是士气如虹之时。若是宋人大军来犯。我大理国小民贫。如何抵挡?”
兀良哈台皱起了眉头。迟问道:“不会吧?宋人自建国以来从未侵犯大理。当初孤独立建国时。宋人皇帝又亲自下诏宣布与大理永不相犯―贾似道老贼会有那么不要脸。因为孤拒绝出兵就来攻打大理?再说了。当初你也说过宋人皇帝地诏书可信。”
“天下之事,只有贾似道老贼不愿去做地事――没有他不好意思去做的事。”王~确实很了解贾老贼,先给贾老贼下了一条无比准确的评语,又答道:“大王,当初微臣认为宋人皇帝的圣旨可信,是因为微臣认为忽必烈与宋人之间的战事将要旷日持久,并且以两败俱伤结束,我军保留实力而坐山观虎斗,可以渔翁得利,乘机展壮大,所以微臣才建议大王相信。”说到这,王~叹了口气,“可微臣做梦都没想到,贾似道老贼亲自出征之后,竟然不到百日就击毙忽必烈并歼灭忽必烈主力,更立即掉转枪口向南,反过来对我大理形成致命威胁,倒真是应证了人算不如天算的这句古训。”
“这么说来,王丞相是赞成出兵成都了?”阿术扭过头,目光炯炯地盯着王~说道:“可出兵成都,我却更担心――大理军队主力若是与刘黑马拼得两败俱伤,对大理怀有野心地贾似道老贼又忽然难,那我大理岂不更加危险?”
“世子说得对,这也正是微臣最担心地事情。”王~点点头,苦笑答道。兀良哈台一听拉长了脸,几乎开始后悔背叛忽必烈而独立称王,“这出兵也危险,不出兵也危险,孤究竟怎么办才好?”
“大王不必焦虑,其实这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是没有。”王~阴阴地说道:“微臣建议,若是宋人使提出要求大王出兵相助,大王可以立即答应,先稳住宋人,不给宋人向我大理进兵的借口。然后大王出兵至阿都部(今美姑县)驻守,按兵不动,一边借口军资军粮不足,向宋人要钱要粮拖延时间,一边观察川中形势――微臣可以断定,阿里不哥也绝不会就这么把四川送给宋人,必然要从秦岭南下入川,与宋人争夺川中平原!届时若宋人胜,我军再出兵攻打成都,既不消耗实力也可捞得许多好处。若是阿里不哥胜,我军就可以坐地起价,看宋人和阿里不哥谁出地条件好价钱高,再决定是帮着阿里不哥痛打落水狗,还是给宋人雪中送炭。”
“妙计!”兀良哈台大喜,一拍大腿叫道:“就这么办!”
……
第二天,也就是南宋咸淳三年的五月十八日清晨,兀良哈台在他新修建的大理王宫中接见了南宋国使叶梦鼎,和王~猜测地一样,叶梦鼎果然向兀良哈台提出借兵,请兀良哈台出兵北上,攻打四川腹地,并许诺在事成之后重谢军费钱五百万贯和军粮三十万石。而兀良哈台也一口答应,“可以!大理与大宋乃是同盟之国,共同进退,大宋收复四川,孤自当起倾国之兵相助,以示同盟之谊。”
“多谢大王,大王高义,小使佩服之至。”叶梦鼎没想到兀良哈台这么爽快就答应,大喜下连声道谢。兀良哈台哈哈大笑,显得非常开心,讨来黄绢御笔,让丞相王~当场草拟大理与南宋联盟攻打四川的盟约,末了兀良哈台又说道:“叶大人,还有一件小事要说明一下,我大理国小民薄,怕是难以支持旷日持久地入川战事。若是大理军队出现军资和军粮不足的情况,还请大宋不吝援助。”
“那是当然。”叶梦鼎欢喜答道:“小使出之前,我大宋辅贾平章已经亲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