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一百零三章 军歌嘹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一百零三章 军歌嘹亮 (第2/3页)

用场,无数支三丈

    火焰横扫回荡,烧得蒙古士兵皮焦肉臭,哭爹喊娘,为何来到这个世间。向士壁率领的均州宋军因为兵力较少,表现则更文雅,他们并不急于在友军增援赶到前推进挤压,仅仅是把敢于冲到面前的蒙古士兵砍成包饺子用的肉馅,和鞑子打了几十年仗的向士壁也仅仅是把两个生擒过来的蒙古将领拖到阵前,亲自用刀一刀刀削下他们身上的肌肉,两个倒霉蛋的哭喊哀求声压过了周围的喊杀声,也让周围的蒙古士兵全身汗毛倒竖。雨水混合着血水流淌,积满低洼,流满沟渠,飘起了死尸,也漂起了一面面残破断折的蒙古军旗。

    “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不知是谁打头唱起了宋军军歌,很快就有不少宋军士兵跟着唱道:“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军歌亮,压过了战场上的一切声音,唱的人越来越多,唱了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息,最后,几乎每一个宋军士兵都跟着唱了起来,二十余万宋军的齐声高歌,雄壮震天动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亮军歌声中,本已经杀得有些手软身倦的宋军将士不知何时又恢复了体力和斗志,一边满怀**的放声高歌,一边又毫不留情的刺砍面前敌人,向蒙古军队合围的挤压脚步也越来越快,各个方阵之间地间歇也越来越小,致于大宋骑兵也无法再在其中来往穿插,不得不退到步兵方阵之后。不过从傍晚杀到下半夜,大宋骑兵和战马也累了,也该适当的休息了。而蒙古军队的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小,浮桥南岸的蒙古士兵人头涌动如蚁,宋军每一颗炮弹落下,都能溅起一片几丈高的血花。不过直到此刻,襄阳城上的贾老贼才想起一件大事――自己下令让全军高喊“汉人投降不杀”,怎么没有得到丝毫的执行?

    “去传令,全军高喊‘投降不杀,顽抗死’,别只顾着杀鞑子痛快了,得考虑以后。”贾老贼大声命令道:“告诉李庭芝、高达和向士壁,再不执行命令,小心本官军法无情。”

    传令兵极不情愿地答应,拖拖拉拉的下到城墙,更拖拖拉拉的把贾老贼的命令送到宋军地三个主力军团主帅面前,大半个时辰后,宋军队伍中才响起呐喊,“投降不杀,顽抗死!投降不杀,顽抗死!”听到这喊声,早已丧失斗志又挤不上浮桥的蒙古军士兵立即抛弃武器,呼啦啦地跪倒一大片,其中大部分是汉人,纷纷用汉语大喊道:“我是汉人,我投降!汉人不杀汉人,我投降!”也有不少色目人也在用着各种叽里呱啦的语言大喊,“我是色目人,我投降!我们是被蒙古人逼着来的,我们投降。”

    “妈的,绳子肯定不够了。”宋军各级将领大为愁,只得命令道:“把投降的鞑子收缴武器,押到后面看管,敢动一下马上宰了。”匆匆组织起来的宋军收俘队士兵这才上去收缴武器,押往后方看管,期间恨极了蒙古人的宋军士兵自然不会客气文雅,只是连砸带打的命令,“过去跪着等绳子,乱动一下马上砍了你!”蒙古汉军士兵是被欺负惯了,只是低头顺眉的听从命令。那些听不懂汉语地色目人则倒了大霉,几个想要蹲着等绳子的色目俘虏当场被乱刀分尸,剩下的色目人听不懂也懂了,乖乖的跪在一起等待。

    投降的蒙古汉军士兵和色目士兵越来越多,血债累累的蒙古士兵却几乎没有,只是不要命的往浮桥挤压逃窜,而通过浮桥逃到北岸的蒙古军队估计也过了三四万人。

    贾老贼见时机已到,果断命令道:“传令伍隆起,开炮轰断鞑子浮桥,把鞑子困死在南岸。再把弘吉剌仙童叫来,我有话要向他交代。”

    “轰隆!轰隆!轰隆!”天色微明的时候,宋军的炮弹终于落向蒙古军地浮桥,几波炮击下来,浮桥上拥挤的蒙古士兵不是飞上了天就是摔下了河,六道浮桥也先后断裂,拥挤在南岸地蒙古士兵见退路已断,稍会水性的争先恐后跳入河中冒险洇水过河,大多数不会水地只能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北岸接应的蒙古士兵也是哭声震天,子哭南岸之父,兄哭南岸之弟,场面之悲戚,丝毫不亚于蒙古军屠城数百时地惨景。

    “弟兄们,弟兄们,退路已断,前后都是死,我们和宋人拼了!”同样被困在南岸的史天泽高声怒吼。开始撤退时,史天泽本有机会逃到北岸,但这个对忽必烈和蒙古忠心耿耿的汉人世侯毅然放弃这个活命机会,选择组织军队把守浮桥,组织蒙古溃兵渡河,蒙古军能够逃过去三四万人,他居功至伟――至于张弘范和刘整,早就逃得没影了。

    “弟兄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