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七十九章 出征再闹剧 (第3/3页)
苦笑道:“皇上莫怪,李丞相就这脾气,老臣那一次见面没被他数落?但李丞相对皇上确实是一片
皇上也是一个纳谏如流的圣明之君,否则早把李丞相):了。”
“谁说的?朕早就……。”赵禥本想说早就想把成天唠叨的李赶出临安,却被谢道清和贾老贼用眼色制止,只得改口道:“总之一句话,朕决不容许太师离开朕,要出兵增援襄阳可以,但必须另外派人最好是李爱卿去。”
“皇上,忽必烈起倾国之兵来攻襄樊,本是孤注一掷,而且他被襄樊军民死死拖在襄樊城下已有一年之久,四十万大军已成强弩之末。”贾老贼也是老糊涂了,竟然和赵禥讲起天下战略形势,“所以说,微臣这一次出征不战则已,一旦出战,大宋得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力争一战破敌,将擅长笼络北方汉人的忽必烈彻底消灭!为我大宋北伐奠定基础!以免忽必烈退回北方,与阿里不哥联成一线,到那时候,大宋再想北伐光复汉家江山,势必千难万难!而要做到这一点,大宋就必须倾尽全力,与鞑子全面决战,老臣深受先皇托孤之重,怎能将全国兵力交与他人?所以说,这一次出征,必须是由老臣亲自担当主帅!”
“贾太师说得好。”老态龙钟的赵葵也曾是大宋名将,对贾老贼的战略分析自然一听就懂,鼓掌道:“鞑子南侵已有一年,太师迟迟不肯亲自出征,老臣就隐隐猜到太师是在用襄樊坚城拖跨敌军,等待机会反扑所以老臣才从没向太师提过此事。但直到今天,老臣才知道太师的战略目的不仅是为了拖跨敌军,更是为了北伐奠定基础!大宋有太师在,真是皇上之福,大宋江山社稷之福!”
“赵太傅谬赞了,贾似道不过是纸上谈兵,能不能成,还要待实践验证。”贾老贼难得的老脸一红,更难得的说了一句老实话。程元凤和李虽不懂军事,但也对贾老贼的雄心壮志赞不绝口,坚决赞成贾老贼亲自率军与忽必烈决战;谢道清见贾老贼出征之意已决,自然也坚定站到贾老贼一边。那边赵禥见众口一词,紧张之下竟然一**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不!朕不要太师走!”
“皇上?”贾老贼、程元凤和李都被赵禥的反应吓了一跳,赶紧又全部跪倒。赵禥则哭得更凶,一边哭一边喊,“先皇已经走了,父亲也走了,太师你现在再离开朕,朕还能靠谁去?朕不要太师走,不要太师离开朕……!”
“麻烦了,想不到这个傻皇帝完全把是我当父亲依赖。”贾老贼心中有些好笑自己和全通奸不就成扒灰了?但好笑之余,贾老贼又有些感动,膝行数步到赵禥面前,掏出手帕替赵禥擦着眼泪安慰道:“皇上,不要伤心了,老臣去不了多久就回来,老臣只带武将和部分文官去前线,韩震、杨镇、6夫和王::吏,老臣都会把他们留在临安辅佐皇上,两淮的防务老臣会交给杜庶,皇上大可放心。”
“不,朕谁都不要,朕只要太师。”赵禥一把抱住贾老贼,将头埋在贾老贼腰上号啕大哭,“太师你要是走了?要是军队兵变怎么办?地方叛乱怎么办?洪灾风灾怎么办?大臣任免调动,税赋钱粮征收,祭天祭祖……这些朕都不会,以前都是太师你给朕操办,你要是离开了朕,朕找谁去给处理这些事情?”
“皇上,这些事别人也会做的。”贾老贼第一次后悔自己过于揽权,只得又耐心劝说。谁曾想赵禥抱住贾老贼就是不放,眼泪把贾老贼的裤子都浸湿了,连连哭喊重复,不管什么人的劝说都听不进去,“不,朕只相信太师!有太师在,朕睡觉才会安稳……。”最后连一直没有说话的谢道清也看不下去了,只好站起来向贾老贼劝道:“太师,皇上对你的依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忽然提出要离开临安,皇上当然难以接受。这样吧,这事你先放一放,待过几天等皇上平静下来,再慢慢商量此事。”
“没办法,那就等皇上冷静冷静吧。”贾老贼无可奈何的收回精心炮制的‘老贼出师表’,准备一边调兵遣将,一边慢慢做赵禥的思想工作。可贾老贼没想到的是,当他和程元凤、李等人告退之后,赵禥刚把谢道清送回慈宁殿,马上就把宫里的太监全部叫到面前,抹着眼泪命令道:“从今天开始,你们要日日夜夜的守在太师家的大门前,现贾太师离开临安,你们马上拦住他,再禀报朕。要是让贾太师悄悄的离开了临安,朕把你们的皮全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