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五十二章 神秘主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五十二章 神秘主帅 (第2/3页)

此计悄悄赶往襄樊率军参战?”

    “对啊,这事贾太师可干得出来。”程元凤也低声惊叫道。廖莹中和刘秉恕却苦笑着视一眼,摇头不答,无论程元凤和李芾如何盘问,死活就是不说一个字。末了,廖莹中转移话题道:“对了,二位相爷,贾太师正好有一件大事要请你们帮忙拟一个章程。今年推行士绅四成交粮纳税,秋粮收下来以后,大宋国库百年来次出现盈余,太师想用这笔钱在民间推行一个三年制义务教育法,让穷苦百姓的孩子也能念上书……。”

    “好事,好事啊。贾太师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程元凤和李芾都是读书人出身,恪守教化世人的儒家法则,教育孩童启民智正好是爱,让天下孩童都能读上书,那更是他们做梦都在想地好事。\激动之下,关于宋军主帅人选的问题自然马上被他们抛在脑后,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推行义务教育的各项细则来。

    贾老贼的援军主帅人选保密工作直接做到了本朝宰相头上。这下可苦了忽必烈派到南宋那些蒙古细作,削尖脑袋用尽各种法门,甚至不惜冒险暴露身份打听宋军主帅究竟是谁,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而消息传到襄樊蒙古军大营后,忽必烈先是庆幸诱使宋军主力决战的策略成功,然后又被宋军这个神秘举动折磨得夜不能寐――毕竟贾老贼地诡计已经让蒙古军上下吃够了苦头。忽必烈对这个重大问题要是还不重视,那指不定又要吃什么亏了。

    “贾老贼为什么要对主帅人选保密?宋人这一次的主帅有可能是是?”思来想去猜不到准确答案,忽必烈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个问题踢给了手下的一帮文武官员。\这下子忽必烈地金帐内可热闹了,有人猜贾老贼派出的主帅是李庭芝,原因是李庭芝是贾老贼最得意地门生,文武双全且老成持重,还深得贾老贼信任,是援军主帅的不二人选;也有人说是沿江制置使杜庶,理由是杜庶战功显赫,几十年来蒙古甚至不敢打他防区的主意。用芝还要强点;还有人说是高达,也有人才是王坚,更有人认为贾老贼可能起用了吕文德的同乡老将夏贵,甚至有人一口咬定宋军主帅就是贾老贼自己!众说纷纭,不过在贾老贼的目地分析上倒是颇有共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贾老贼是故布疑阵。使忽必烈难以琢磨宋军主帅的用兵特点和作战习惯,无从针对用兵。容易被宋军杀一个措手不及。

    “都别吵了,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正因为如此,朕才难以琢磨。”忽必烈喝住蒙古众文武的嘈杂。将目光转向子聪,“子聪大师。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大汗,太难琢磨了。\”子聪也有些猜不准贾老贼地用意。为难答道:“高达和王坚擅长6战,李庭芝和夏贵擅长水战。杜庶水6兼通,贾老贼自己的用兵更是诡诈,水战6战都爱出奇兵偷袭,这些人都有可能是主帅,也都有可能不是,我军实在难以针对他们地用兵特点部属兵力。不过王坚在四川防着刘黑马,夏贵在广南守着兀良哈台,他们应该很难抽身参战,李庭芝防着我军山东部队,在贾老贼布置他的替代人选前,他抽身参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所以小僧认为,我军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高达、杜庶和贾老贼三人身上。”贵和李庭芝三人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你们都学着点,别只会张着嘴胡说八道,要多向子聪大师这样冷静分析。”忽必烈夸奖子聪几句,又呵斥众将一通,这才又向子聪问道:“既然如此,大师认为这三人谁地可能性最大?”

    “谁的可能性最大不好说,但小僧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贾老贼自己亲自出征可能性最小!”子聪斩钉截铁的说道:“先不说宋人地皇帝和朝廷离不开贾老贼,关键是小僧注意到一点――这一次宋人的随军参谋竟然是黄固黄药师,而并非贾老贼用顺手地廖莹中和……和那个与小僧胞弟同名的刘秉恕!”

    “言之有理。\”忽必烈现在也懒得去管那个刘秉恕是不是子聪的亲兄弟了,点头道:“这么说来,我军细作的侦察重点应该放在高达和杜庶两人身上,传旨下去,让江州和建康的细作严密监视高达和杜庶动静,一旦现他们长时间没有公开露面,立即向朕禀报。”

    “我是援军主帅?开玩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