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归来 (第2/3页)
拟了一份名单去见姐夫宋理宗,请求宋理宗再一次提拔6秀夫、陈宜中、黄镛和林则祖等青年官员,让他们接替吴潜、汤汉和杨栋等病倒老臣的职务――那怕是代理都行,起码先把朝政地正常运转先维持住。不曾想宋理宗这一次不肯听现小舅子的了,摇头道:“爱卿,此举万不能行。6秀夫才二十六岁,你就想让他担任左相要任,你太草率了。”
“皇上。微臣此举也是无可奈何。”贾老贼硬着头皮解释道:“吴丞相重兵缠身。起码要卧床数月。他所兼管地监察御史、刑礼两部都无人主持。若有松懈。怕是会出大乱子。6秀夫年龄虽缺。才能政绩却十分出众。为官又清廉自守。且对皇上忠心耿耿。由他署理左相之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不行。太年轻了。现在让他担任临安知府。朕已经是顶住老臣地压力了。想当左丞相。让他等十年再考虑吧。”宋理宗坚定摇头。咳嗽着说道:“如果爱卿你忙不过来。可以考虑从老臣之中选拔人才。帮助你一起辅助太子。”
“那帮酒囊饭袋。大蠹巨贪。有他们比没有更糟糕。”贾老贼愁眉苦脸。盘算片刻后。贾老贼又硬着头皮说道:“那文天祥行吗?他在扬州干得很好。是提拔他地时候了。”
“还不到三十。不行。即便要提拔他。最多只能到侍郎一级。”宋理宗又是一口否决。贾老贼更加愁眉苦脸。盘算了半天才咬牙说道:“淮西安抚使李芾。他入仕途已有二十多年。功绩赫然。可以担当此职。”
“李芾……。他可以。”宋理宗沉吟。终于点头道:“加封李芾为观文殿大学士、御史台令。即日返回临安。在吴潜复出前署理左相职务。”贾老贼松了口气。赶紧向宋理宗磕头谢恩。宋理宗却咳嗽着说道:“爱卿。朕知道你与李芾不和。还要你举荐李芾出任左相。真是难为你了。不过朕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与李芾地关系。与他一起辅佐好朕与太子。”
“多谢皇上关心。微臣一定尽力而为。”贾老贼嘴上答应得漂亮。心里却闷闷不乐――李芾地人品和才能都够。就是脾气太臭太古板。对自己成见太深。这一次自己举荐李芾。只怕李芾不但不领情。又要误会自己打他漂亮女儿地主意了……于从山东回来。带来消息说李军主力被以合必赤、史天泽为地蒙古十七路世侯团团包围在济南府孤城。几次突围都遭失败。留守益都地李禄和李彦简向大宋求援。希望大宋出兵接应;张邦直比李更惨。刚举事不久就被忽必烈地重兵包围在邳州城。连城池都没出去一步。也是在风急火燎地向南宋求援。希望贾老贼出兵解救。可眼下朝廷成了这个样子。贾老贼又怎么敢离开临安一步?无奈之下。贾老贼只得命令李庭芝和杜庶联合出兵邳州。准备先想办法把张邦直救出来再说。至于李――济南离两淮实在太远了。贾老贼只能派曹世雄地骑兵到山东东路聊尽人事。能不能救回李和王文统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在枢密院中将出兵命令用快马出后。筋疲力尽的贾老贼心情异常沉重。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的低着头愣,以至于亲兵队长郭靖叫了他好几次才听见。郭靖小心翼翼的禀报道:“少傅。李芾大人今天到临安了,已经到了吏部点卯,还到咱们家送了拜帖,说是今天晚上到咱们家里拜谢你的举荐之恩。”
“虚伪客套,他李芾最不想见的人就是本官。”贾老贼冷哼一声,吩咐道:“回去告诉几位夫人,让她们今天晚上不必等我,本官今晚在枢密院里连夜署理公文――叫廖莹中和刘秉恕代替本官接见李芾,本官不想见李芾。”
“少傅,李娇娘小姐也随李大人回了临安,今天晚上很可能要去咱们家见大夫人,你也不回去吗?”郭靖有些惊讶地问道。贾老贼没好气的答道:“见了她又有什么用?本官早把她忘了!对了,顺便告诉廖莹中一声,让他安排人盯住李芾,他和本官好象上辈子有仇一样合不来,别让丁大全那个老东西和他连上了。”
当天夜里,贾老贼故意又在枢密院里熬了一夜,躲过了与李芾父女见面的尴尬,不过到了第二天,为了让李芾尽快接过吴潜地职务,贾老贼不得不硬着头皮和丁大全领着李芾进了一次皇宫,又去见了太子赵和左丞相吴潜,协助李芾接管相印。还好,李芾这一次总算没给贾老贼脸色看,还对丁大全的刻意笼络不理不睬。最出乎贾老贼意外的还在后面,在办完公务后,李芾竟然请贾老贼去吏部给他的房子中做客,想与贾老贼共同讨论国事。
“去府上做客?”贾老贼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回绝道:“李大人家中女眷甚多,本官一个男人去不方便,公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