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接近崩溃 (第3/3页)
甚有急智,当即答道:“这个你们要问贾丞相,但你们只要带军队投降,我们绝对不杀你们,并给你们最好地照顾。”那些蒙古汉军将领心里有了底,立即放下武器转头向身后的部队叫道:“弟兄们,鞑子是想用我们的尸体去搭建尸山攻城,别给鞑子卖命了,我们都是汉人,向我们汉人兄弟投降吧。愿意跟我投降的,现在就放下武器,不愿投降的,自己走吧。”
“投降,我们愿意投降。”汉军将领的投降声明获得了一呼百应的效果,大批大批的蒙古汉军士兵放下武器,当场向宋军投降――投降的人数之多,甚至过了宋军出关迎战的队伍。短短片刻之间,张柔率领地前队就有过一半的汉军士兵和军官投降,张柔见势不妙,赶紧命令鸣金收兵,以免更多的蒙古汉军倒戈。而姜才等宋军将领也从没见过如此之多的蒙古军队同时投降,又担心这是蒙古军队的诡计,不得不停止追击,就地看押那些投降敌人,收缴武器并向武阳关请援。朱焕更是向姜才建议道:“将军,鞑子如此大规模的投降,只怕有诈,不如将他们百夫长以上级别的将领集中在一起单独看押,谨防有变。”
“不错,你去安排,把那些将领叫到这里。”同样担心其中有诈的姜才当即同意。可姜才马上就开始后悔同意朱焕的这个建议――因为那些蒙古军将领刚被召到面前,一个个便争先恐后地把手伸到姜才面前,哀求道:“将军,有吃的吗?有穿的吗?我们太冷太饿了。”“将军,给一点吃的吧,我们一定约束好部下,不给你们添乱。”弄得姜才一阵郁闷,“搞了半天,你们投降过来就是为了吃口饭啊?”又过了片刻,李庭芝传来命令,让姜才解除俘虏武装后就押运回武阳关,姜才这才收兵回营。顺便说一句,在回关的路上,又有不少蒙古汉军士兵乘乱逃出蒙古军队伍,跑到姜才队伍殿后军队面前请降。
一个多时辰后,姜才军押送俘虏尽数回关,宋军骑兵也在占据部分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撤出战斗,避免损失过大,蒙古军两线的战斗才算是全部停息下来。在这场规模中等地战斗中,走投无路地蒙古军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死战意志,反而出现彻底崩溃的迹象,尤其是大批汉军为了活命临阵投降这个现象,更是让解诚和张柔等人不得不考虑放弃用尸山攻城地计划――毕竟军队的士气放在这里,蒙古军再打用汉军士兵尸体搭建尸山的主意,等于就是把汉军往宋军那边推,到时候不光大规模投降不可避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哗变,那蒙古军可就要彻底玩完了。
经过一番商量后,蒙古军高级将领制订出了两个方案供焦头烂额的解诚选择,一是张弘范坚持的尸山攻城计划,以蒙古人和色目人士兵组成督战队,强迫汉军步兵攻城。另一个方案则是蒙古族将领阿木尔提出的,阿木尔建议道:“将军,我军现在的士气与斗志,再用尸山攻城只会导致军队彻底崩溃,不如挑选出我们蒙古将领和色目将领组成将军敢死队,充作先锋攻打武阳关,必可鼓舞起军队士气,这样才有希望攻下武阳关。”
“用蒙古军官和色目军官充作敢死队?”老实说解诚内心很倾向于这个方案,可这个计划却遭到了张柔和张弘范等人的坚决反对,理由当然是蒙古人和色目人目前是军队中坚力量,攻关一旦失手,剩下的汉军肯定彻底崩溃――况且敢死队伤亡率极高,蒙古将领损失过大的话,将来解诚和张柔也不好在忽必烈面前交代。
张柔家族在蒙古汉军中势力庞大,解诚也不敢过于违背,正为难间,蒙古汉军的下万户孟士元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解将军,我们何不用诈降计?到了晚上夜黑之时,末将愿领一队绝对忠心于王爷的汉军到武阳关下向宋人诈降,骗他们打开关门,然后埋伏在外围的蒙古骑兵一鼓作气杀进武阳关,必然能攻下武阳关!”
注1:文天祥与6秀夫是同一年参加科考,文天祥中状元,6秀夫中进士,所以二者之间应该以年兄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