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保卫潭州(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 保卫潭州(上) (第2/3页)

积如山,就连青绿色的、又宽又深的护城河都被蒙古军士兵的鲜血染成了淡红色。漂满了无数士兵的尸体和残骸内脏,可蒙古军竟然还没有一名士兵或者将领能够冲上潭州城头。城墙上地宋军守军没有丝毫疲态,每当蒙古军动冲锋时,他们总会把飞蝗般的羽箭和雨点般的石头大木倾泄到蒙古军士兵头上,给予蒙古军攻城部队迎头痛击。而那些以汉人占大半的蒙古军攻城步兵却士气衰竭得厉害,每每遭遇阻击就不自觉的飞快逃了回来。气得兀良哈台的儿子阿术接连砍了十几个临阵逃脱地汉人士兵。可这也无济于事。

    最糟糕地还不是宋军英勇表现和蒙古军步兵的士气低迷,而是潭州守将李芾那出色地指挥和层出不穷的守城手段。一个上午时间,蒙古军用尽了包括云梯、云台、冲车、撞木和投石车在内的各种攻城武器,但是李芾却总能拿出更多的应对手段破解,乘势杀死杀伤大量操纵武器的蒙古军士兵。更麻烦的是潭州城那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在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给攻城蒙古军带来的麻烦简直是无穷无尽。直到此刻,兀良哈台和王鹗等人才完全收起轻敌之心,亲自登上高达十丈的加高云台车,在云台上探视战况,寻找宋军可能存在的漏洞。

    “难怪宋人会有这么多物资补给。”刚登上云台,兀良哈台和王鹗就现了兵力不足的宋军在恶战中仍然能够获得源源不足的武器补充的秘密――在潭州城墙背后,无数普通百姓组成了武器辎重运输队,无时无刻的往城墙上运送着运输物资,远远看去,在运输队中可以看到身着女装的妇女和身材矮小的孩子,在城墙上地守城军队中也能看到穿着普通服装的青壮百姓,正在与穿着军装的宋兵浴血奋战。看清了这一切后。王鹗不由连声叫苦,“糟糕,我们真是太小瞧李芾了,想不到他竟然能鼓动全城百姓一起参与守城――这样的军队和将领是最难对付的啊。”

    “再难对付也得对付。”因为攻城军队又一次被打退的缘故,兀良哈台的脸色有些青,连声命令道:“传令下去,停止攻城。组织军队填塞护城河,先把护城河填平了,我们才有机会攻破潭州。度要快,天黑之前。务必把潭州南城的护城河给本帅填平!”

    兀良哈台的命令很快被传遍蒙古军全军,蒙古军先是停止了伤亡惨重的攻城战,然后又组织起成千上万地军队,一个个或是抗起装满泥土的麻袋,或是抱起大块的青石,在盾牌手掩护下靠近潭州城护城河,冒着随时可能被宋军弓箭射死的危险将麻袋和石头抛进护城河。城上宋军也在李芾指挥下展开护城河保卫战,以弓箭全力压制城下敌军,不使敌人顺利得逞。但不再轻视蒙古军也调来了大批弓箭射手,不惜代价的与宋军展开压制与压制之争。一时间。天上飞箭如蝗,密集程度甚至过了一直下个不停的雪花,地面上步兵如蚁,踏着雪水与泥土混杂成的淤泥艰难而进。将一袋袋泥土和一块块石头扔进潭州的护城河,为接下来的攻城战铺平道路。

    天快黑的时候,潭州城南面地运城河终于被蒙古军填平了两里多长,虽说蒙古军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近五千士兵的代价,但兀良哈台和王鹗等蒙古高官还是颇为满意。留下一队人马继续监视并防止宋军出城后,兀良哈台等人便躲回了临时搭建的行军帐篷中,把炭火生得旺旺的,借以抵御刺骨严寒,并商议第二天地攻城计划。

    和兀良哈台等人相比,宋军主将李芾却没有那么幸运,既要鼓舞着潭州军民的士气,又得慰问伤兵,安抚战死军民的家属。还得巡查城墙受损情况,忙得不可开交。来到护城河被填平那一段城墙后,李芾特别交代道:“南面这一段城墙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