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南线战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 南线战场 (第2/3页)

   “元帅所言极是。”兀良哈台地儿子阿术(注1)与大将彻彻都等人一起大笑,附和兀良哈台的观点。兀良哈台的汉人参谋王鹗却微笑道:“元帅,小人冒昧一句,潭州城池坚固,又有隍水河护城,还是不可轻敌的好。”

    “王先生所言极是,前方战事吃紧,老夫是得小心些。”兀良哈台是沙场老将,虽然性格豪爽却也能听进正确意见,先把投降己军的储洲守将郑国顷叫到面前问道:“潭州地情况具体如何?有多少兵力?守将能力如何?快快说来。”

    “回大元帅。”郑国顷满脸卑微的说道:“潭州本有守军一万,但前段时间为了给贾似道的大军供应粮草,被抽调走了六、七千人马,现在的潭州城里,已经只剩下三千多兵力。守将名叫李芾,今年三十四岁。是靠祖上遗荫入仕,这些年一直在做地方文官,上半年才被调到潭州任职,没打过仗,估计能力也很一般。”

    “黄毛小子,又是文官出身,这样的人最好对付了。”兀良哈台想起北上路上那些宋国文官武将望风而逃地模样,不由一阵冷笑,又问道:“那援军呢?潭州附近可有援军支援?”

    “因为忽必烈王爷攻打鄂州,蒙哥汗攻打台州。位于两者之间的荆襄地区能抽调的兵力基本都调光了。”郑国顷赔笑道:“潭州附近如果硬要抽调援军的话,也就是洞庭湖西面地澧州向士壁部队,不过向士壁手里的兵力也不多,也就七八千人模样,而且要从澧州赶到潭州,以步兵的脚程计算,起码要走六七天时间。”

    “很好,贾似道的主力为了保持对四王爷的压力,也不敢轻易分兵救援潭州,一切都对老夫有利。”兀良哈台大笑道:“传令下去。前军加快度先行,到潭州城外多多捕捉宋人百姓,以供攻城之用。其他部队,加快度。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潭州城下。”

    “加快度,加快度。”兀良哈台的命令一声声传达下去,由蒙古骑兵、云南少数民族士兵和汉人降兵组成地大军度陡然加快,踏着皑皑白雪飞快北上。又行了十数里路,迎面一阵朔风吹来。气温陡降,散雪纷纷飘下,先是飘飘洒洒,如珠粉细盐,越下越大,好比那鹅毛狂翔,将原野山丘搅得混沌一片,几乎分不出那是山,那是林。那是路,入眼只是白茫茫飘洒洒一片。在这样恶劣地天气下行军,来自漠北苦寒之地的蒙古骑兵倒是习以为常,几疑回到家乡;来自酷热闷湿地西南少数民族士兵却难以忍受,被冻得全身瑟瑟抖,就连投降蒙古的汉人士兵也叫苦连天。“这是什么鬼天气?我长这么大了。京湖路(注2)还从没这么冷过。”

    “京湖路已经算南方了,怎么会下这么大的雪?云南军队有得麻烦了。”气候恶劣至此。兀良哈台也开始军队士气和行军度受到影响,只得又命令道:“传令下去,让军队再加快度,跑起来就不冷了,到了潭州城里,就有火烤,有暖和的棉衣穿。”说到这,兀良哈台一笑,“还有漂亮的宋人少女捂被窝。”

    “弟兄们,加快脚步啊,到了潭州城里,就有暖和的棉衣穿,还有漂亮的女人捂被窝。”蒙古众将地叫喊鼓舞声惹来一阵哄堂大笑,不过军队的度却又提升了许多,几乎每一个士兵都小跑起来借以取暖。这时候,前方飞奔来一骑,在马上高声禀报道:“禀大元帅,我军前锋在潭州南面五十里处遭遇敌军阻击,敌军约有千余人,目前已经与我军交上了手。”

    “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孺子,竟敢出城与我军野战?”兀良哈台一阵冷笑,命令道:“传令下去,干掉那些出城的宋人!”

    按兀良哈台地估计,他那三千骑兵组成的前锋军应该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可以击溃宋军阻击部队,可是直到快满两个时辰后,前锋军才由一名十夫长送来新的战报,“禀报大元帅,我军已击退敌人阻击部队,斩四百余人。”兀良哈台不高兴的问道:“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乌恩其和你们都没吃饱饭吗?”

    “回禀大元帅,那伙敌人十分顽强,在我军铁骑反复冲击下仍然死战不退,乌恩其将军也无可奈何。”那十夫长胆战心惊的答道。兀良哈台不满地接连呵出几口白气,又问道:“那宋人百姓呢?抓到多少了?”

    “回大元帅,一个都没抓到。”那十夫长胆怯的小声说道:“宋人的将军似乎下达了坚壁清野命令,通知潭州附近的所有百姓全都逃进了潭州,刚才我军前锋与敌人阻击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