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水泥 (第2/3页)
后,王钰亲自把他们搬到了阴凉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温度有十多度,无须做保温。而接下来王钰又拌治了一堆砂浆,然后如砌砖一样,把几匹砖两两砌在了一起,这也是看这水泥的粘合力怎么样,毕竟这水泥砂浆是取代纯石灰砂浆的一种产物。
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王钰也没有继续在烧制,而是让工人在旁边的空地上盖屋子作为库房,这无论是水泥也好,还是生产用的原料也好,那都是不能淋雨的,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对现在的窑厂进步一的改造,那些原料送进去煅烧的事后可都要干的,特别是粘土,挖出来那可是湿的,要干的话现在就得靠天,这靠天吃饭的确有些不稳当,特别是春节的江南那可是雨水很多,总不能到时需要了却没有原料吧?所以做个烘干用的窑是非常必要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场地的改造,在王钰看来,现在这场地简直就是乱七八糟,一点都不规范,材料堆放也很乱,而且也没有什么排水措施,这一下雨整个窑厂那就是雨水横流,地上就是一摊烂泥。
在王钰的眼里,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一个施工平面布置图,于是用了一下午便绘制出了改造之后窑厂,将整个窑厂分区,第一就是原料堆放区,为避免雨水在上面同样在上面加了顶,做成了凉亭一样,为了遮挡雨水在四周还加了帘子,平时卷在上面,下雨就放下来,从原料堆放区出来就是初加工区,这里摆放一些石磨之类东西,目的就是把原料磨成粉末,在初加工区旁边就是那个用来烘干用的窑厂。接下来就是生产区,在这里进行水泥的烧制和出窑之后混合,磨碎,过筛等等,弄好之后便是成品,便运输到成品的库房,在库房的另外一边还有一个门,作为运输出厂的路口。
作为连接这几个区的便是类似走廊的通道,上面也加了顶,就如茅屋一样,然后把通道的道路垫高,夯平,接着在通道的两边还挖了排水沟,下的雨水从屋檐落下来便直接进入排水沟,最后汇集到外面的水沟里面。
如果说先前这里不过是个小作坊,而在王钰的设计下这里则已经有了工厂的雏形,在设计的时候便引入了流水线的概念,让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的有序,也更加的节约时间。所有人都各司其职。
设计好了之后,王钰就把这改造的事情交给了欧阳明,让他立即左手改造,衙门出钱。
这让欧阳明有些受宠若惊,反正不要自己出钱,于是干脆也这手开始改造。
不过这初期王钰还是不放心,便也呆在了窑厂,直到那些建筑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