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风险在变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风险在变大 (第3/3页)



    当然了,桑明达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对积极性高涨的股民们说三道四,因为买股票就是要赚钱,只要有差价,有钱好赚,就有股票交易。

    市场自有市场的力量,当一部分国民热衷于股市赚钱时,只要条件允许,市场才不管股价会炒到何种地步。

    如果人们愿意,深指冲上五千点或六千点都不奇怪,总会有人赚钱有人赔的。

    桑明达所关心地是,国家在这种时刻如何考虑,火爆的股市和畸高的股价对整个国民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是监管层应考虑的问题。

    当沪深两市股票的流通市值已达三千亿,总市值在一万亿之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五分之一,其资金占用量已经可以对整个国家的资金总量有一定影响。

    “股价过高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桑明达沉吟着说道,“如今的股市充满了重大风险,随时都可能爆出来,可惜大家看不到这一点,即便是三大报布提醒的文章,也经常被恶意诋毁,大家都看不到管理层的善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陈明洛说道。

    回顾世界历史上生的几次典型例子,如在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前夜,美国股票市场的投机达到疯狂程度,许多企业拼命地印制和行股票,股票的市盈率高达五十倍甚至更高。

    股价过高,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

    在大暴跌之前,美国股市的市场价值大约达到九百亿美元,约占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86%。

    结果从1929年1o月29日起,股市开始了持续三年半的大暴跌。

    到最低点时,美国股市大约有74o亿美元消失了,也就是说原先股市价值的六分之五消失了。股市的暴跌,直接影响到资金的短缺,成千上万家的银行倒闭,于是爆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日本在八十年代后期也上演了同样的一出戏,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股指上涨了三倍,结果,物极必反,三年中股价跌幅达到七成。

    日本的股票市值在高峰期时曾达到六百万亿日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两倍。暴跌之后,降到不足两百万亿日元。

    再加上房地产市价的暴跌,短短几年间,大约有一千万亿日元的资金变成了泡沫,这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这也是为何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许多银行呆帐沉重,由此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

    如果说日本的股市在四年间的时间里才上涨了两倍,那么深圳的股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涨了四倍。

    两相比较之下,这种上涨幅度在新兴市场都是罕见的。

    虽然也有人认为,国内股市的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并不大,即使大起大落几次也不会对国民经济有多大影响,因此对目前股市的热炒不以为然,但按照这个样子展下去,其后果就不堪想象了。v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