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登高赋诗 (第2/3页)
重量。再用十二根圆木柱子支撑二楼,外以十二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沿着层层的楼梯,李瑛迈步走上四楼,李瑛不禁暗暗称奇,这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可是不多见的,李瑛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只见了这一份。
站在四楼之上,凭着栏杆看着那奔腾而去的滚滚长江水,那种让人心怀激荡的感觉袭来,李瑛不禁暗暗称赞,岳阳楼名不虚传,果然是让人诗兴大发的好地方。
“摩诘,如此良辰美景,不做几首诗出来,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你说呢?”李瑛笑指前方景色对王维说道。
“是啊!”王维叹道,其时已近傍晚,夕阳西下将垂,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随着微风的吹动,水面上泛起道道金鳞,煞是好看,那来来往往的大小渔船穿梭而过,远处江岸的渔村里,飘起了袅袅的炊烟,实在是让人羡慕的一派景色。
本起**点
王维何许人也?那是以写田园诗出名的人物,号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若在后世中评选的话,这写美文小品的大唐第一人应该是非王维莫属。
得李瑛提醒,王维也想好好表现诗,好在太子殿下面前露露脸,好证实自己今日的成就非是浪得虚名,王维大袖一挥,正要吟诗一首,只听“登登登”,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
李瑛回头看去,只见薛绣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一大群人,为首的正是李白,不用看也知道是那个什么号称竹林六逸的来了。
文人见面少不得又是一番不冷不热、不痛不痒的问候,王维虽然有些嫉妒李白,但那是背地里,明面上还要装出很好的样子,倒是李白,与人谈笑风生,没有一丝芥蒂的样子。
听道李瑛提议赋诗,众人不禁轰然叫好,孔巢父笑着说道:“太白,我等人中属你才思最为敏捷,不若由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