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太子当家 (第2/3页)
要是那样,谁放心将大唐江山交给他呀。
今年自己也是三十七岁的年纪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是自己这几年却困惑得很,已经登上尘世间的最顶峰,突然有种英雄寂寞的感觉,大有知己难求的感觉。
为此,不惜张榜招贤,遍寻名士,如叶法善、罗公远、张果、吴筠、司马承祯之流,让他们来为自己授业解惑。
只是这些所谓的世之高人大多是道人出身,过着出世的简单生活,清心寡欲,与自己那贪图享乐安逸的心态大不相同。
所以,就算看了一千遍<道德经>,困惑始终缠绕着自己,终于,百无留聊赖之下,安逸享乐的心态逐渐占据了上风,自己的生活逐渐奢侈,再也不能回到以前那保持俭朴的生活中去了。
至于立储,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本朝几位先皇几乎都在立储之事上栽过跟头。高祖所立隐太子建成,为太宗所诛;太宗所立太子承乾,因为参与了侯君集造反而被牵连,终致被废;高宗皇帝与则天皇帝这两口子更是几立太子。由此可见,立储真是一件大事,稍出差错,就血流成河了。
皇帝略一沉吟,对李瑛说道:“皇儿,你是国之储君,君王不过问之事尔皆可做主,今天朕赐你赏罚之权,决断你自己的这件事情。”
“儿臣叩谢父皇!”李瑛向皇帝行了个礼之后起身面对群臣,说道:“众位大人,小王有一言,愿与诸君共商,若有不愿听者,尽可退朝,小王绝对不会见怪地。”
李瑛话说得很漂亮,可是皇帝就在上面看着呢,谁敢那么嚣张,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所以不管是哪个立场的人都没有动弹,还继续在原地听李瑛叙说事件事情的始末。
“刚才轻言攻击勋臣的那位大人,既然你不肯自己站出来,小王也不勉强。话是谁说的,谁自己心里清楚,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李瑛说到后来,音量陡然提高,说得众大臣胆战心惊的。
李瑛满意的看了一眼噤若寒蝉般的众大臣,继续说道:“小王前些日子蒙圣上信任,任命小王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诸位大人,可知任主考官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