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六六二章 二方合作?三方合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六六二章 二方合作?三方合作? (第2/3页)

太过于严重的缩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的航天企业和机构为了在困境中生存发展,走上了集团化道路。

    各设计局、科研所、工厂纷纷合并,成立了各种类型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联合体。这些联合体既有国有制形式,又有合资和私有制形式,并且同前苏联时期相比,不再完全依靠国家预算资金,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开展多样化经营、军转民和军民结合,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在乌克兰用于实施国家航天计划的资金中,企业自筹资金占24,贷款和投资占39,国家预算资金占37。

    当然,即便是如此,并不是说乌克兰航天工业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正相反,乌克兰的航天工业目前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经费的严重不足!

    截止到2003年,乌克兰国家航天计划的实际经费开支平均每年仅为7000万格里夫纳,约合1000万美元,远没达到1999年乌克兰国家航天局提出的航天年度预算不低于3.6亿格里夫纳、即约占国内总产值0.2的份额的目标,要知道,这还是在乌克兰国内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巨大好转的情况下。

    对于巨额的研发经费基本上需要政府掏腰包才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的高科技航天工业来说,1000瓦美金的研发经费,根本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1000万美金?对于每年的研发经费动辄以数百亿美元计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来说,这点点的钱,简直能够让他们给笑掉大牙!

    “但是,吉尔小姐,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人小声的说了一句。

    一个国家的运载火箭发射场地的地点选择,并不是随便选择一个地方就可以的,最基本的,便是要求发射场要远离居民区,运载火箭的飞行路线不能经过人口稠密地点和城市,以防止火箭发生故障造成重大损失;发射场区气候条件要适合于发射,要便于观察、探测,特别要电源充足,以便光电设备系统运行顺利;发射场要有一整套保障火箭和航天器的总装对接、检查测试、跟踪测量、轨道姿态控制、发送指令、处理测量信息的专门设施和设备,同时场地内外交通顺畅、运输能力强,保证物资、器材、零部件和航天器及火箭的半成品或成品进出。

    这还是最基本的,如果考虑到发射场上空的天气因素的话,在乌克兰本土,可供乌克兰选择的场地就更少了,濒临黑海的乌克兰,虽然导弹和航天工业比较发达,但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导弹发射场地,否则乌克兰也不可能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开始打南美洲国家巴西阿尔甘塔拉州发射场的主意了。

    “这倒是个问题。”吉尔眉头微微一皱!乌克兰国内没有合适的运载火箭发射场地这一点,她是知道的,但在一开始这丫头忽视了这个问题,现在被乌克兰的这家伙一提醒,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简单。

    1995年10月,乌克兰总统库奇玛访问了巴西的时候,曾经和巴西政府专门商谈过租用巴西的阿尔甘塔拉州发射场的事宜和可行性,甚至为了能够租赁到巴西的阿尔甘塔拉州火箭发射场,为乌克兰的火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射场地,库奇马总统做出了巨大的让步,甚至表示乌克兰政府愿意为巴西的vls提供火箭技术,以此为交换,以获取在巴西发射场进行廉价的火箭试验的资格。

    而在此之前,乌克兰可从来没有承诺过向哪个国家提供相应的火箭技术,要明白一点,那个时候前苏联刚刚解体,乌克兰手中的火箭技术可使最先进的,即便是10年之后的今天,乌克兰在火箭方面的技术,同俄罗斯相比也不逞多让。

    当时的乌克兰政府总统库奇玛就亲口承认,乌克兰特别对阿尔甘塔拉州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阿尔甘塔拉州的地理位置能减少将卫星送入赤道轨道的费用,甚至于为了拉拢巴西痛惜,乌克兰航天局还和巴西领导人还讨论了空间合作事宜。

    同样志在于发展自己本国的导弹和火箭技术的巴西政府,对库奇马总统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对于巴西政府来说,虽然阿尔甘塔拉州火箭发射基地是世界上最好的、发射成本最低的几个火箭发射场之一,但巴西本国的航天工业对于这个火箭发射场的有效利用率并不高,如果既可以出租这个火箭发射场赚取一笔不菲的资金,又可以从乌克兰获得先进的导弹技术的话,对于巴西来讲,实在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情:发展了本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为本国的航天工业的发展募集到了一部分资金;同时找到了乌克兰这个可以长期向自己供应先进的导弹/火箭技术的技术供应商,加快发展本**事建设的脚步。

    但无奈的是,一点也不想看到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崛起、乌克兰航天工业对美国的航天工业造成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