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六五八章 赤裸裸的勾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六五八章 赤裸裸的勾引 (第2/3页)

发射。

    所谓直接后射:便是使用时,导弹由特殊的发射装置悬挂在飞机上,导弹反飞机航向装挂,弹头向后,和传统飞机挂载导弹的方向正好相反。飞机带弹飞行过程中,导弹的舵面被锁定,导弹发动机尾喷口用锥形堵盖塞上。导弹发射时,由载机上的小型气体发生器或弹射装置将其向后弹出,使导弹快速抵消载机给予的向前的巨大动能,尽量缩短导弹向前的距离。此间,导弹舵面始终处于锁定状态,导弹仅依靠4个气体作动筒维持稳定和保持方向。当导弹的速度接近于零时,导弹发动机点火,吹掉尾喷口的堵塞,舵面开锁,使导弹向后沿跟踪轨迹飞向目标。

    而所谓的越肩发射:是指导弹按飞机航向正常挂载,弹头向前。发射时,导弹向载机前方射出,然后在载机火控系统及机载雷达的配合下,导弹迅速转弯l80度,对尾后目标进行攻击,这种具有“越肩发射”能力的空空导弹,对于离轴发射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因为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数据链系统并不如美国发达,所以苏联采取了在飞机的尾部装一台小型的制导雷达的方式,通常这种机载雷达都似乎后视截击雷达,一般安装在苏―30、苏―35等先进作战飞机的两个发动机喷口之间,使载机了解尾后情况,并对导弹进行制导,对载机后面的目标实施攻击。

    与前苏联和俄罗斯人相反,有着良好的电子工业技术和数据链技术的美国人,则是走的虽然相近、但仍然有些不同的路子。

    商人的本xing让他们并没有选择使用后视后射雷达,而是使用的数据链系统,以和自己同一个机队乃至于大型地基;雷达为自己具有“越肩发射”和大离轴角发射能力的导弹进行指引,以进行攻击。

    美俄的这两种后视后射技术,不好说哪一种更好,哪一种都有优点,但从现在来说,对于国内的空军来说,在数据链技术、3i、4i、空中预警机等诸多作战单位的联合作战能力还没有整合好的情况下,无疑前苏联的这种给飞机装备后视后射雷达的做法更符合国内的国情。

    这些专家们搞了一辈子的军工,对国内空军的发展和装备现状、瓶颈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加的清楚了,所以一听到张岚这么说,所有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可是个好东西啊!该死跌的毛子,在卖给我们的—30mkkⅡ和—30mkkk,这是宁愿卖给印度阿三也压根不愿意卖给我们!

    但对于这种情况,尽管国内的专家们无比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但现在听吉尔的意思,似乎他们艾丽丝集团正在搞这个项目,而且似乎没有该死的老毛子那么小气和贪婪……

    张岚大声的叫屈:我们刚刚给你们的这款发动机的xing能差吗?比美国人自己使用的aim—9“响尾蛇”系列近距空空格斗导弹上面使用的mk36modxx系列单级小型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xing能和即是指标还要优秀呢,做人不能这么无耻!

    “后视后射雷达?”肖老爷子的眼神中带着无限的惊奇,不敢置信的看着张岚,近乎粗暴的一把扒拉开自己身旁的那几位专家,蹭的一下跳到吉尔跟前,身手灵活的让人怀疑他到底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一脸兴奋和期待的看着吉尔,“类似于俄罗斯苏—35战斗机上面的那种后视后射火控雷达?”

    “没错,”吉尔点点头,紧跟着又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过这个项目只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半成品,在设计这款导弹发动机的时候结合我们国家空军装备的现状想到的。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初始设计,不过还没有制造成品,因为……”

    说道这里,张岚不再说了,转而看着国防部的那位军官。

    众人都明白了这小子的意思:虽然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实力,但在没有搞清楚你们的意向之前,似乎我们没有必要将这个项目的测试版本做出来吧?

    没有人对张岚的这个表示有什么意见,因为这是很正常的:既然你们的态度还不明朗,那我们也没有白白的花钱吧?万一我们大笔的研发资金投了进去,最终研究出来的项目却没有人要怎么办?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同于各个国家军工研发单位,只要有了任务或者想法,就可以向上级申请研发经费,这之前的研发经费可都是艾丽丝集团自己垫付的,艾丽丝集团自己自然要对自己的资金负责。

    “那……”肖老爷子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他虽然资格够老,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泄漏别人的秘密,他也相信,如果自己提出了这个要求,艾丽丝集团多半不会拒绝,但如果借着这件事倚老卖老,不要说别人,来老爷子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