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四十三章 第二代铱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七百四十三章 第二代铱星 (第1/3页)

    海上发shè公司能够做到大多数国家都无法完成的海上火箭发shè,是采取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移动海上平台“海洋奥德赛”号。它本来是一部废弃的挪威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云集了美、俄、挪威等工程师的聪明才智后进行的,能在其修建火箭发shè架上容纳高达六十米的天顶3sl运载火箭,并且在摇摆的海浪中保持平稳,本身就是一项工程学上的奇迹。为此著名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还将其作为《伟大工程巡礼》的一个专辑来介绍,算是给海上发shè公司做了回免费广告,也让不少愿意冒险的公司开始和海上发shè公司合作。

    海上发shè公司使用顶3sl运载火箭在赤道水域用“海洋奥德赛”号发shè商业有效载荷,该火箭是美俄两个航天大国的合作产物,火箭部件来自世界多家公司,位于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生产天顶号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位于俄罗斯的火箭公司生产第三级,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波音公司生产有效载荷整流罩和级间结构。

    最后发shè架及箭体(包括有效载荷)统一在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口的装配指挥船上装配,完成后转移到能自航的“海洋奥德赛”号发shè平台上,然后与担任指挥中心的装配指挥船一道驶往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发shè。

    至于为什么海上发shè公司选择跋涉万里重洋,还要冒在海上船只失事和大风大浪损害火箭的危险,就是因为这样能比普通的高纬度陆地发shè火箭节省一大笔成本。1945年,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提出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概念,即在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km处如果放置卫星,让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只要布设3颗通讯卫星,就可以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这个天才的设想很快就得到了实现。

    事实证明。这代表着全球卫星通讯概念的开端,以此为依据的的卫星通讯技术如今已渗透进了全球千家万户普通人的生活中,市场潜力巨大。但若要把卫星发shè到地球同步轨道上。最佳发shè位置应该在赤道上,但看看世界地图就知道,位于赤道的大部分国家要么是亚非拉地区的穷困国家,在那里建设火箭发shè场。政治经济问题一大堆,安全和后勤难以得到保障。

    要么具有火箭发shè能力的国家却基本不位于赤道上,受火箭运载能力的限制,这些国家要把不处于赤道发shè场运载火箭上的卫星送到同步轨道上,必须分为几个阶段。让卫星多次变轨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耗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携带的宝贵燃料才行。

    对卫星运营商来说,这样做成本高昂,让他们的利润大幅缩水。要是能从赤道发shè卫星直接定位地球同步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