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光纤到户 (第2/3页)
家里长期使用1m的adsl。峰值下载约在110k左右,他喜欢通过bt、电驴下载影片观看。原因很简单,当时主流视频网站土豆、优酷上视频资源画质太差,还经常缓冲。一次偶然的机会试用了pps,发现pps通过优化,使得影片清晰度不亚于下载电影差,最重要是网速不高情况下也能保持观看流畅,他才转而使用网络视频点播,后来才逐渐升级到4m带宽。
目前我国的铜线和有线电缆资源已遍布千家万户,面对如此巨大的既有投资,让传统电信运营商舍弃眼前既有资源,另外再花费巨额资金部署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些超前的“光纤到户”有些不现实。更何况消费者有没有能力承受或者愿不愿意承受“光纤到户”高昂的费用也是个未知数。而被普遍使用的adsl经过技术升级已经能提供8mbps带宽,就是说adsl技术虽老,但并未过时,除非“光纤到户”的成本和价格能降到和adsl相近的程度,否则“光纤到户”对运营商和消费者都没有太大吸引力可言。
为此杨星提出一个思路,那就是要前拉后拽,前拉指的是zhèng fǔ和企业拿出一笔资金,补贴全国高校和和科研院所普及“光纤到户”,并借这个机会推动ipv6网络协议转换,因为要实现ipv4到ipv6顺利过渡,必须有人敢吃螃蟹,先走这一步。高校的科研力量以及用户群体xìng质使它有责任、也有条件做ipv6试商用的先锋。
而杨星早早布局的全国科研教育网的光纤化在国内也走在前面,全国知名高校目前都实现了校园局域网的全部采用光纤,只差到学生寝室和教师公寓最后一段距离。张胜利名下依托该网络建设的全国最大连锁网吧就凭借科研网的高网速推广了多款网络游戏,并成为星动网络的战略合作者,以科研网作为实验平台可以一举夺得。
当代科学研究早已不是躲在屋子里闭门造车就能完成的,国际协作和国际分工已成为大型科研项目的必由之路,正在建设当中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就准备配备传输速度高达100g的超高速网络,因为lhc运行一年所产生的数据需要5600万张光盘来存储,这些光盘摞起来的高度约合6.4万米。因此需要建立足够强大的互联网,将海量数据快速传输至世界各地的研究中心,实现在线存储。
现在一般称多达1gb(1g=1000m)以上带宽的光纤网络为超高速网络,作为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国内科研人员想迎头赶上,自然在网络建设上不能落后于人,国内为此补贴以科研教育为主的科研教育网名正言顺。
除了zhèng fǔ出面以教育科研网做实验平台前拉外,互联网能获得成功,可不仅仅因为是当时美**方牵头,各大院校通力合作就做到的,关键是能够提供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获得,几乎囊括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知识和娱乐信息的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