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九章 电子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九章 电子人 (第3/3页)

佳严格来说已经不是人雷,而是介乎于生物和机械之间的活计算机。她的大脑里储存着高达数万册的籍资料,运算速度不亚于一台台式计算机。联想到如今科学家还在对人体植入芯片技术的攻关,联想到二十多年前苏联科学家就做到了,实在令人惊叹。

    事情起因是原苏联在和美国冷战博弈中发现,自己技术远远落后于对手,由于错误选择真空管为发展方向,当美rì等国在大规模集成路上研发顺利时,原苏联装置傻大黑粗的形象就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但苏联科学家不甘落后,既然在传统硅基路板上无法超越西方对手,他们就独辟蹊径准本选择别的计算机领域,而生物计算机和人体仿生机械技术就成了关注的对象。随着分生物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将生命现象分解成大量基因和蛋白质组成,发现了“生物路”现象,即一些蛋白质主要功能不是构成生物某些结构,而能用于传输和处理信息。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利用能量糖酵解,进一步产生了和计算机运行原理类似的“逻辑门”的效果。

    于是生物科学家提出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仿制出蛋白质分,用其作为元件制成生物计算机。它利用蛋白质的开关特xìng,一个存储点只有一个分大小,存储容量可以达到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倍。

    由蛋白质构成的集成路,其大小只相当于硅片集成路十万分之一。并且运行速度更快,大大超越人脑的思维速度。如果成功,就能在计算效果和速度上超过传统的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体积小,功效高。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可容纳几亿个路,比目前的集成路小得多,用它制成的计算机可以做成任何形状。而且由于生物体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当内部芯片出现故障时,不需要人工修理,生物计算机也能自我修复,所以生物计算机具有永久xìng和高可靠xìng。

    另外生物计算机元件是有机分组成的生物化学元件,它们利用化学反应工作,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基于它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科技大国就掀起了研制生物计算机的热cháo,其中rì本人在此进展最快,前苏联人就通过间谍手段,从rì本人那里得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既然生物计算机本身就是生物蛋白质,人体对此的免疫和排斥作用很小,苏联科学家就考虑为什么不能把生物计算机植入人体大脑,形成一个新脑,辅助人体思考和决策呢?

    在此基础上再融合人体仿生机械的技术,显然用途更广泛。相比当时处于理论的生物计算机技术,人体仿生机械早已开始实际运用,帮助残疾人使用的各种义肢相继出现,向人体大脑植入芯片的实验也进展顺利。如果这两项技术能结合起来,就诞生出一种半人半机械的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