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一章 铁矿石谈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一章 铁矿石谈判 (第2/3页)

处理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几乎没有。

    从小见大。可见国内钢厂千篇一律追求钢产量的做法并没有太多提升自己在钢铁冶炼和加工上的能力,倒是游四海通过对中星的长期观察,透过各类产品的外表看到了中星集团的制造实力本质。就像世界大会上星辰制造和星威资源等企业展出了各类机械装备,也许没有数码产品那样花样繁多吸引眼球,外行人甚至看不太懂,但内行人士看了都深感震撼。

    前两天游四海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曾近距离实地观看了中星洋浦和博鳌港的建设现场和海南星城内的工厂生产线,大为惊叹。正在两个港口清淤和海底作业的大型工程机械和工程船就让游四海惊喜不已,以往这些设备几乎都要依赖美德rì等工业大国进口。但现在这些机械上都醒目的印着“中星集团”的标志。

    星天动力那座几乎完全自动化的汽车生产线更让他感受到在数码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中星追赶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决心。所以他殷切希望中星集团拿出自己的实力。生产出针对国内贫矿铁矿石的冶炼时设备,打破rì本人在钢铁冶炼上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垄断。不再完全依靠进口铁矿石。

    “是啊,我在钢铁行业干了一辈,对这个行业有特殊感情,但对它的前景却甚乐观。现在国内建筑、汽车等行业对上游钢铁的需求胃口的确很大,不少人觉得这是个发财良机,一窝蜂的上高炉,江浙一带民营钢铁厂更是号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我却觉得这是饮鸩止渴,因为其中大部分依旧采用低水平高污染的淘汰技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钢厂想要盈利,扩大产能来降低成本只是一方面,关键还要靠技术和对上游资源的控制。我在星福百货的商场里见过进口德国刀具,一把刀能卖上万元,除了德国制造的口碑外,人家在钢材冶炼上的技术才是卖点。只想靠进口铁矿石轻松赚钱,而不立足于国内现实提高制造技术,这种不思进取的经营思路迟早会让国内钢厂吃个大亏!”

    闻语听着也是皱着眉头,游四海的背景他很清楚,钢铁是国家战略资源,听上去竟然如此危机四伏?“但据我所知明年宝钢会代表国内钢铁企业参加全球铁矿石谈判,不是说这标志中国参与全球大宗商品定价取得了实质xìng进展,我们作为钢铁最大生产国,终于可以掌握进口铁矿石的定价主动权了吗?”

    杨星吃吃笑起来道:“那是官样文章,进展的确有,以前是宰猪不跟猪商量,现在是主动问猪,你要割多大一块啊?”深知其中内幕的游四海只好摇头解释,全球铁矿石价格是根据国际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主要钢铁生产商商定的合同价格确定的。这个定价体系自1981年起运行,至今已有28年历史。

    根据惯例,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世界主流铁矿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