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国际期货交易中心 (第2/3页)
油依赖的行业就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
至于丁阳那边发现特大钼矿,则完全是因为杨星占了重生的便宜。本来连他都觉得拖得太久,只怕投资赔定了。没想到花了一亿元和三年时间,还真在丁阳千鸟山里找到了一个特大钼矿,目前光探明储量就达到了60万吨,而且周围很可能还有类似储量的两个大矿,这一下星威资源仅在钼矿储量一项上就占到了全国第一名。即使不能独吞,也能赢回了前期投入,还可以跟九都钼矿公司以及郑飞龙等合作伙伴垄断钼矿的开发,京城郑家即使派人管理,光坐地数钱都能数的手抽筋。
这件事手下早早就通报了杨星,但他事务繁忙居然忘了,现在听郑飞龙提醒他才想起来。国内的矿山资源以前星威资源不敢插手,不过拉上了京城的大家族们入伙后,现在也能四处出击了,他和郑飞龙自然要同喜同贺。
高兴过后,显然杨星刚才那番话和这段时间见闻刺激了郑飞龙。想证明自己的本事,于是张口说出了一番他的想法,想让杨星参详一下。
郑飞龙当初被家族安排进中央国投公司,证明他还是有能力的,家族并不希望他光在那里混日子。他遇到杨星后仕途上一帆风顺,也收拾起心情专注于事业,到坐到外汇管理局副司长的位置,前程远大,更多的想法就冒了出来。
这次他带队来香港现场观摩3000亿美元的金融大战,除了他和杨星关系外,也是上面对他能力的默认。杨星又给他个机会,让他倡议在深圳选择成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这份功劳如果成了,他的仕途将更加通达,也就放开胆色,大胆把心中所想讲了出来。
“你是想在国内几家期货交易所的基础上,借鉴香港联交所的模式,成立一家中国期货联合交易所,打造出世界第三大期货交易中心,抗衡芝加哥和伦敦是吗?”杨星听完郑飞龙啰啰嗦嗦半天的描述,好不容易才总结出他的意思。
看着郑飞龙兴奋的点头附和,杨星心里也不由感叹,果然时势造英雄,这位当年贪杯好色的京城四少之一,居然也被自己带得刻苦研究本职业务,造就出一名有国际视野的合格官员了,真不枉费他在郑飞龙和他的家族身上下的功夫。
其实这个想法他之前也有过,但考虑到国内期货市场建立时间短,加上国内采取至上而下建立期货市场规章制度的的办法,许多都和国外期货市场的制度相冲突,结合国内计划经济遗留下的问题,形成了一个怪胎,何况其中还掺杂了许多利益集团的私利,杨星当初在绿豆期货和国债期货上大捞一笔就有期货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功劳。
国内有人在建立期货市场初期就指出,“我们连现货都搞不好,已扰乱了正常的物资分配秩序,影响了国计民生,还搞什么期货,莫不是白日做梦?”而事实上在大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