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香港政争 (第2/3页)
望的利用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香港经济增长的方案,就在香港立法会遇到了阻力。港府方面认同杨星的想法,于是提出为加快和内地交通往来,在已经开通的京九铁路香港九龙铁路北线基础上,再修建开通东线和南线,加上新开通香港机场到深圳机场的机场铁路,以及规划中接入国内即将全面铺开高速铁路网中的港深广高速铁路,光铁路投资一项就接近千亿港币,对gdp的拉动可达每年1的增幅。
另外港府还和内地讨论考虑修建直接连通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大桥,造价高达20亿美元,建成后形成六车道百公里时速的桥隧公路,从香港到达澳门和珠海的时间都缩短到一小时以内,对联系三地经济,加快区域经济融合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香港三大主权基金准备投资的海南琼海跨海大桥,两座大桥总投资也接近千亿,投资拉动香港经济高速增长就不是句空话了。
可惜这些长远的好处香港民主派是看不到的,也许看到了更要反对,去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获得议席不少,能和亲中央的建制派分庭抗礼,民主派议员声势大涨,自然要对他们眼里“**同路人”政fǔ政策横条鼻子竖挑眼。
这些投资巨大,短期难见效益的大型项目,就成为他们攻击的理想靶子。像港珠澳大桥已经到了三地论证外完毕,已确立开工日期的地步,民主派居然指使一名老太太向香港高法申请大桥香港段的环评报司法复核,导致开工被迫延迟。
港府和杨星对此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打舆论战很有经验的杨星借鉴他早前在香港和美国的经验,利用这几年在香港收购的多家报纸电台等媒体,毅然发动了反击。
杨星当初建立星光娱乐时就存着打破西方媒体霸占话语权的心思,用他对在给中央领导上课时解释掌控舆论,制造媒体话题的话来说:“舆论争议说到底还是人心和思想的博弈,中国近代百年衰弱,许多国人都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怀疑。知识分子动辄以西方思想理论为基础高谈阔论,现在也是信外国人多于相信官方报道。这个阵地我们不积极去占领,那就会被别人占领。现代青年不是光一味说教就能行的,必须要采用新颖的方法来吸引他们。”
所以很快香港媒体上就重演了当年针对杨星背景的正反双方大战,民主派猛烈抨击建制派是中国的哈巴狗,什么建议都要征得中央同意毫无主见。而建制派则反击民主派是洋人的奴才,经常和英美大使馆眉来眼去,还暗示他们私下里收受类似美国民主基金这样打着非政fǔ组织幌子,暗地里却支持各国反政fǔ分子的资金援助。
有杨星的指点,香港政fǔ严加防范,前世里香港立法会和区议会里经常跳出没事找事“流氓政客”大闹会场的一幕还没上演,毕竟建制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