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对策 (第2/3页)
重生后从没有停止过自我充电,即使最忙的时候都要抽一两个小时去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这也是他喜欢把身边女人送出去读书的主要原。异性的吸引并不仅仅只有**的欢好,彼此对事物的看法,拥有共同的话题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
他身边的女人无一不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翘楚,而他本人除了财富和床上功夫过人外,其他并没有优势。而凭借丰富的学识和社会经验,和她们闲暇时聊聊各种社会话题,而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差距,产生无话可谈而导致彼此越走越远的局面出现,才是他吸引众女的最大依仗。
所以他一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从不认为自己要包打天下,他能取得如今的成绩除了自己的优势外,更多依靠的还是一群能忠实执行他的意图,独立作战能力也强的手下。
他创业之初就不惜重金从海外聘请了不少经营人才精兵强将,后来又通过在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收购行动中获得了不少优秀人才。这几年他刻意从集团的众多具体事务中淡出,就是想给部下机会,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实力的平台,鼓励集团内部形成大胆创新,不惧失败的企业文化。现在遇到这种大事,正是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考验他们的时候了。
事实证明杨星开给手下同行业中相对较高的薪酬还是物有所值的,尽管出于保密需要,杨星不能把集团同美国大财团杠上的原因和盘托出,但是集团高层们讨论后依旧针对现在的形式做出了几条对策。
第一就是建议老板的原计划要继续下去,现在的形势是杨星筹集到的资金已经过半,这么庞大的数目想掉头重来难度太大,何况其中还包含着不少因为看中杨星名气而来的投资者。现在杨星临时变卦,失去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好不容易累积起的声望,这对想开拓欧洲市场的集团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只是计划执行方式可以变通一下,原先钱一鸣想用金融衍生品来筹钱,中星高层讨论后觉得风险还是太太,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实际上现在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支持,加上杨星本人在希腊和阿根廷金融问题上表现出的精准判断,欧洲不少投资者都对杨星的计划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杨星的筹码也达到了1500亿美元左右,这个时候采取直接融资手段反而更好。
当初杨星收购山一证券和大宇集团时,都曾和多家国际大银团携手,其中不乏欧洲大银行,既然有合作经验,为什么不再找他们帮忙。当年中星国被讥笑为小虾米,都敢吞掉山一证券这条大鲸鱼,如今千亿美元在手,还怕凑不齐另一半的融资?
第二条是他们一致同意现在还不到和摩根以及梅隆财团撕破脸的时候,对方现在还只是使些小绊子,搞小动作,如果我们自己沉不住气主动挑衅,就怕会形成全面对抗的局面,到时斗个两败俱伤就得不偿失了。
但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