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五十三章 战争外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五十三章 战争外包 (第2/3页)

的同时,也让民间企业高涨的薪酬对社会精英的诱惑大增,许多政fǔ部门的最优秀人才纷纷跳槽到大公司任职或干脆自立门户,导致无论是情报机构还是军方都苦于专业人才的不足。经受人手和经费不足两方面折磨的这些政fǔ部门迫于“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只好另辟蹊径,采取美国企业的“成功办法”,把保密程度较低和对国家安全影响不大的任务外包给民间企业执行。

    现在这种“情报和战争”的外包形式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杨星手头就有一本详细描述中情局外包情报分析工作的著作,是由一名从中情局退役又成立了一家民间情报分析咨询公司的前雇员的回忆录。他在里面回顾,最初中情局可能只是苦于手头需要分析的情报太多,不得不把一部分通话记录、背景分析等敏感性不高的情报交给民间人员帮忙分析。

    这本来并不出奇,因为随着情报收集技术的改进,困扰各国情报机构的不再是无法获取什么样的情报,而是对于不断增加的庞大情报如何分析整理并加以精准判断的问题,传统的人工分析情报做法显然落伍,类似“梯队”那种自动记录分析情报的系统就应运而生。

    但电脑等机器缺乏人类头脑的联想能力,面对堆积如山的情报,如何处理细微的关键性情报还是离不开专业头脑的判断,而有的时候还需要一些特殊专业领域的见解,那位前中情局雇员就是发现这点而成立一家情报分析外包公司。而随着承接情报分析的业务越来越多,跟着许多后勤支援的任务也开始逐渐转交给中情局外的民间公司,像人员培训、驻外情报站的外事活动等等,都可以拜托给外人,于是现在连属于中情局的本职工作都被允许外包,只要你有能力,虽然有一定的保密审查程序,但杨星相信凭二女的经验想瞒过去应该不难。

    “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买下这本书作者在英国的情报咨询公司,利用他的关系和美国中情局、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继续联系做生意,这样就能把我们的情报网隐藏在其中,来个瞒天过海?”虞傲君这时已匆匆翻完了手中的回忆录,老实说文笔一般,但是杨星显然看中的是他的关系网,已经买下了公司大部分股份,成为了公司的主要合伙人,杨星显然是想让她出面担任这家公司的董事,这样无论是中星的情报网还是林佳娜在外的网络都能借此披上伪装,并且渗入以往觉得很难插足的美国中情局的范围里去。

    “我查过那个老板的记录,至少他没过分自吹自擂,他是现任中情局副局长的同期搭档,有他出面再加上我们收集的情报,如果能提前发出一份预警,但又故意让中情局的官僚们忽视,毕竟事前大概没人相信有人敢公然开飞机撞白宫,这应该很容易。这样我们这家承接情报外包的公司一定会让人印象深刻,如果能得到中情局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