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七章 GPS和北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七章 GPS和北斗 (第2/3页)



    杨星这样想是因为卫星导航可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美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让世人第一次领略了gps卫星导航系统在高科技战争中的巨大倍增器作用,导致战争结束后,各方都纷纷上马各自的卫星导航系统,想抢占技术制高点。

    gps全名为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技术最成熟的卫星定位系统,它的出现标志着笼罩在人们头上千万年一层迷雾被揭开,“我在地球上什么地方,我离我的目的地还有多远,现在是什么时间?“等困扰人类的即时方位和时间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出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最初目的是为三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导航服务,并应用在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军事目的上。经过长达20余年边研究实验边组网,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终于组网布设完成。

    gps技术对于美军来说,是一场新技术的**,以往需要投下成百上千枚无制导炸弹才能消灭的目标,只需要加上一段接收gps信号的附加装置,就能让它以10米左右的精度攻击目标。而且相比美军军火库里采用激光和电视制导的炸弹,烟雾、夜晚、云层等传统干扰都对gps影响甚微。唯一能干扰它的,大概只有gps信号是否正常,gps制导技术一时成了美国三军争夺的香饽饽,99年攻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两枚炸弹就是美国空军使用的gps制导jdam炸弹。

    这一世由于杨星的介入,摆下空城计让大使馆被炸却无人伤亡,而负责轰炸的b-2隐形轰炸机却一架坠毁一架重伤,赔了夫人又折兵。令人惊喜的是其中一枚jdam炸弹并未引爆,被偷偷运回了国内,凭借国人的才智已反向破解,中国版“jdam”即将面世。

    gps虽好毕竟控制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人研发研发之初就设定了许多限制。比如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这种伪码又分为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ca码精度在20米左右,而p(y)码则可以达到2米。

    关键是美**方还可以有意选择关闭某个地区的gps信号,导致任何采用gps制导的产品都会短暂失灵,这对世界其他大国来说,真要用了gps来导航,简直就是把自己的脑袋伸进了美国人的绞索里。

    不想受制于人,俄、中、欧洲都发奋图强,开发属于自己“gps”,其中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冷战中就开始建设,虽然因苏联解体导致计划受挫,但现在又开始加快建设,是最接近美国gps系统的独立导航系统。而欧洲各国联合开发的“伽利略”导航系统也已排上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