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南汽车走私大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南汽车走私大案 (第2/3页)

让海外游变成海外大采购就成了旅游公司的必修课。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高高在上的大宗货物如汽车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比如进口家电手机等,也逐渐放下身段开始把目标盯上了国内腰包鼓起来的中产阶层。这几年沿海走sī如此猖獗,导致程沧海上台后重拳加以清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走sī汽车、手机、摄像机赚取比正规渠道高几倍的利润的确让人难以抗拒。

    乌兰其和杨星聊起此事感慨颇多,也对上报“离岛免税政策”慎之又慎,毕竟在这方面海南是有过惨痛教训的,他们想让《国际旅游岛》计划通过审批,当然未虑胜先虑败。海南当初可能的确寄予了中央的厚望,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改革重镇。但现在中央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和沿渤海湾经济区域,以及大力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海南想要重现辉煌,拿出的政策想法必须经得起各界质疑才行。

    对于他们谈起海南因为走sī问题而导致众多改革措施夭折的事情,杨星的秘书们虽然参与了拟定《国际旅游岛》计划的全过程,但对这次轰动全国的走sī大案也只是从书面了解一些,对其中的来龙去脉不甚了了。现在有乌兰其这个省长在场,听到杨星和他都对此感慨良多,不由好奇的问起了事情的具体细节。

    对于1985年在海南发生震惊全国,并且牵扯甚广的汽车走sī案,乌兰其作为海南省省长当然能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他只用一个字就道出了当时海南上层官员如何敢冒大不韪,挑战法律界限搞全民走sī,只源于真是“穷”怕了。

    当年海南家底实在太穷,八十年代改革初期,在其行政建制尚未脱离广东之前,每年仍需要省财政给予一亿元人民币的补贴。就是这样,海南每年能动用的机动财力,也仅有区区四百万元,几乎没有能力自主地进行任何一项基本建设。

    在缺乏原始积累的情况下,海南人的心思就动到了别的方面,当时,国务院批转过一个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其中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不过,这个《纪要》又明文规定“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而海南的领导们就从这个纪要里看出了政策的空子,他们想到的是走sī汽车。据当时主要领导说过:“进口1.3万辆转卖到内地,赚两个亿就行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个闸én一打开,nòng到一张批文,倒卖一辆汽车就可以赚个上万元。一时间,全岛陷入疯魔,人人争跑批文,个个倒卖汽车。在1984年上半年,海南的进口汽车才两千多辆,到7月份,区政fǔ一下子批准了1.3万辆汽车进口,比上半年的月平均数高出36倍。仅半年,全岛便出现了8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