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一章 战略石油储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一十一章 战略石油储备 (第2/3页)

必然会导致整个工业体系产成品价格的飞涨,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严重打击经济增长。而如果建立起独立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就能使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保持短期稳定,能腾出手来处理石油危机。

    而杨星积极向中央提议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对于许多和中国类似的新兴经济体来说,石油号称工业之血,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全球勘测和开发,全球大的油田已基本被瓜分殆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对石油的需求也相对平稳。但新兴国家对石油需求却有极大地胃口,象中国96年成为石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国后,石油进口量就一路飙升,已经有隐隐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国立即动手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由于巨大的经济惯xìng,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一个大国,石油进口如果à纵在别人手上,没有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做最后一道防线,中央对此是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90年代初,国内有识之士就向中央提出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而中央经过长时间考察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后在“2001年――2005年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战略和民用石油储备量到2005年应该达到800万立方米的目标,即至少能满足国内30天的石油需求。

    不过在杨星印象中,前世里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因为各种因素制约,直到2007年才开始正式建设。一向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的杨星当然想这一世亲自出马,加快促成此事。所以他在建设三都澳和洋浦港的报告中加入这一条,就是想先ō清中央的底线,能否让他先在这个两个港口选择成立隶属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油库。

    当然杨星不是活雷锋,他一向不做没好处的事情,他主动承担建立几乎不盈利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当然有别的目的。战略石油储备库虽然不赚钱,但是一旦被选中,这两个码头作为石油码头,建设与战略石油储备的相关管道、转运、加工等基础设施总是要的吧,而随之而来的大批和石油相关的行业也必然会被吸引到这两个港口来。要知道,中国的石化工业可都是国家队,国家一声令下,他们还不乖乖的要在这两个港投巨资兴建有关的石化工业项目,这就加借jī下蛋

    程沧海对于杨星的āā心思心知肚明,但也知道不这样就不是杨星了。只看他提出的条件,倒颇让人心动。何况杨星提出他先建设油库,可以不用政fǔ战略石油储备的名义,而是作为整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企业商业储备那一块,而且不用政fǔ出一á钱,只是挂着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名义而已。

    仅这一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