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民间资本的力量 (第2/3页)
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在资本运作上很有一套,就连西方多家财经媒体都以“资本市场的神奇小子”称呼他,国内不少地方大佬都对他奉若上宾,他这么说肯定有依仗。于是也顾不上杨星年龄比他儿子还小的事实,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度,听杨星详加解释。
“其实这并不困难,资本市场上也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业绩,我们这次和澳大利亚政fǔ签订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大订单,光十万多平方公里的矿区面积都比不少国家国土都大了。何况还有连带的修铁路、建港口的协议。我们的对手可是一国政fǔ,有他们在我们后面作保证不比什么都有说服力。你再把我们在国内选址修港口建钢厂的消息放出去,市场自然会有办法把他们联系起来。有了这么强大的背景条件,你老可还是浙商总会副会长,难道都不能从你的老乡和同道那里找到有兴趣的投资人?”
“你是说运用民间资本的力量,走扩股增资、发行企业债券甚至民间借贷的道路是吗?”荣明友是老江湖,一听就明白了杨星的意思。改革开放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富饶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圈的龙头,江浙一带的民营资本实力增长迅速,一大批富豪如雨后ūn笋般冒了出来。其中浙商无疑是其中的翘楚,改革二十年下来,以荣明友为代表的浙商们积蓄下的财富也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如果能按杨星所说,荣明友的问题解决起来的确不难。
为了应对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新一届政fǔ在国内推行国企改制,并把许多以前禁止民营企业参入的行业敞开了一条缝,而最先抓住这些机遇的,大多数就是江浙等地的富豪们,他们向国家重工行业的渗透一发不可收拾。
98年后,仅在江浙一地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炼钢厂、造船厂,报批的项目之多和投资额度之大简直让发改委负责审批的官员都叹为观止,算是彻底领教了江浙的富庶……
荣家发迹于浙江温州,这里一向是国内民企改革的先锋,温州商人的眼光更是犀利,是国内最早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的商人。荣明友的中长集团的主要业务小商品批发和国际贸易。温州民企众多,民间资本的实力也异常雄厚,许多赚够了钱的温州商人已经懂得利用手中游资四处需找赚钱机会,实在不行干脆炒做各种题材来获利了。
杨星可是清楚记得温州“炒房团”、“炒菜团”的本事,他们抱团后释放出的巨量资金甚至能影响国家的产业政策,绝对是股不可小觑的金融力量了。而且温州等地的浙商因为草根资本的缘故,很难得到国资银行的信贷,因此民间借贷四起,这有时候和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的非法集资只有一线之隔,荣明友明知道杨星说的是,但任难免心中忐忑。
杨星看出荣明友的担心,继续帮他解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