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七章 航空中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七章 航空中心 (第2/3页)

,大量的产品和零件运输已经不能满足于地区内的需求了,迫切问题就是如何方便快捷的在几大产业园区内实现零部件互相传递和制成品对外运送以及海外销售。

    作为身处内陆的九都和山城没有沿海的优势,山城好歹还紧邻长江上游,而处于中原省内的九都最大劣势就是无法进行物流业里大宗货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水运。而相比国内还不完善,经常造成拥堵的陆运交通网络,九都货物出省的最便捷途径就是依托发达的航空运输方式。

    所以他当初大力推动和民航学院代培公司飞行员的计划,就是想投石问路,拉近民航学院和它上级民航总局的关系。星海商贸集团这几年主要精力除了推动国内的商贸企业布局外,最主要还是发展遍布全国的物流商路。在陆路和海路运输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的同时,对于杨星最关注的航空领域却进展缓慢。

    作为国际后发航空大国,我国长期接受的是苏联计划体制下的航空管理方式,并且出于冷战和美苏两国长期对峙的教训,空军对于国内空域的管理有很大发言权。此时国内想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最大的障碍除了高投入外就是众多的条条框框限制。比如飞机起飞的航空计划必须提前一周进行报备,必须得到民航总局和空军同时批准才行,这远远无法赶上现代商业社会的节奏,对经常有突发运输业务的星海物流来说根本无法做到。

    转机还是从去年开始的,随着杨星帮着国家和军方暗地里解决了不少大事,杨星经常申请对星海物流航运业务高抬贵手,减少审查来作为回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去年终于取得中国民航总局和军方同意,星海物流航空的飞机可以在五大产业园所在城市的指定机场内不经长时间审批,甚至临时起降的特权。

    这一次杨星专程跑回九都,除了将大宇集团核心专利技术产业化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说服市里共同打造九都机场作为星海航空主基地,并以此辐sh-到全国的航运中心,所以这两天虽然中间有些小bō折,但他也借机把自己的计划改头换面一番,现在图穷匕见作为给阚东田的一项政绩推销给他了。阚东田很快也想通了这层,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杨星喜欢在计划里塞上sī货给他自己谋利又不是一回两回了,只要大家都有好处,他对此并不介意。

    有了“发展城市圈和九都航空中心“的计划在手,阚东田的心情畅快了不少,说话间他们的车子已经开到了南岸核心区域――工业区内,现在刚到中午,正是周围不少厂矿的午饭时间,只见本来空d-ngd-ng的厂区道路上眨眼之间都堆满了急匆匆的工人,把杨星都吓了一跳。陪同的范伟解释为了体现产业聚集带来的成本节省,工业区内特别设立了几处工人集中用餐的大食堂,,既能节省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