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天下 第四百五十四章 修建新港 (第2/3页)
率又同时大大节省运输成本,而制造出的产品转销国外,这座港口就是一个聚宝盆,可以提供长达几十年的财富。
这并不是什么新思路,日本这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为什么在二战后几十年就全面恢复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这种大大压缩运输成本,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大有关系。杨星曾给九都市委书记阚东田展示过日本著名的石川岛播磨生产中心卫星图片,那上面显示的从石川岛东段码头运进铁矿石,经过炼钢、轧钢、切削,加工、装配等工序,从岛的西段直接就能驶出一艘万吨,中间几乎没有仓库,物流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加上围绕整个港口工厂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整个石川岛就是一部可怕完整的机器岛。
杨星听完荣明友的解说不由怦然心动,心想果然英雄所见略同,他也早有意在沿海建设一个完全为集团制造业服务的大型工业码头,当初他在国内集中设立五大产业园,就是师从日本制造企业的榜样,减少生产环节的损耗,降低物流成本。现在已见雏形的集团六大产业园中有四个设在海边,自北向南的天津、上海、深圳和香港码头也的确为集团的生产和销售网络扁平化,大大减少中间环节做出了贡献。
但这四大港口都是早已开成熟的老港口,每天出货量基本饱和,而中星国际的企业需要和众多其他企业争夺码头泊位,经常需要排队等候,成为制约企业成本的一大瓶颈。最近星海商贸集团就向杨星提出了建议,与其在国内众多港口里做凤尾,不如新建港口当个jī。
中国海岸线绵长,拥有建设深水港口潜力的地方数不胜数,即然这样为什么集团不干脆兴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港口?要知道李嘉诚能成为华人第一富豪,除了房地产业外,长江集团拥有旗下遍布全球十几座港口的经营权功不可没。
如今星海商贸和长江集团以及特家族的东方航运共同组建的香港合资运输公司已经上了轨道,对于在国内拥有属于集团港口的渴望当然愈强烈了。现在听到荣明友说出和自家公司异曲同工的建议,杨星和杨荣光jiao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笑了起来。
双方一拍即合,荣明友就想支开儿子荣新友,毕竟这涉及到两家重大的战略决策,他不认为杨星会大方到在才给他制造了麻烦的荣新友面前谈这种大事。
“荣叔叔既然都肯hua这么大手笔做大事,我作为小辈当然更没意见,我想问一句,澳大利亚矿山那边荣叔叔觉得谁去主持比较好?”杨星这时突然cha嘴进来。荣明友一愣了,刚才大家谈得很融洽,杨星在老爸面前当然不能端着架子,荣明友的岁数比杨荣光还要大上许多,杨星就一直称他为“荣叔叔”。但现在听他语气里并没尊敬的意思,而是眼光盯着准备离开荣新友的背影,荣明友也是人jī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