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健力宝之争 (第2/3页)
李金伟开出的方案价格达4.5亿元,3年内分期付清。但遭到三水市政fǔ断然拒绝,认为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一计不成李金伟又生一计,找到深圳一家咨询公司设计了一套新方案,即让李金伟团队持股75%,三水市政fǔ再给李经纬个人5%的股权奖励,结果同样遭到三水市政fǔ的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这表明三水市政fǔ对李金伟和他的管理团队彻底失望,出售健力宝已成为政fǔ中人的共识。
三水市政fǔ的领导告诉何桂枝她们,一方面三水自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制已经完成8o%,《健力宝》成为最后一个待改制的大型国有企业,而地方财政状况很差,新上任的市长承认,“公务员工资都欠,日子很难过”急需钱来救急。另一方面,作为原来市财政支柱的《健力宝》经营业绩却在饮料市场的大hún战中逐年下滑。从1997年创造54亿元的骄人销售纪录顶峰大步下滑,上jiao政fǔ的利税更是从1亿元降到2ooo万元左右,因此尽快将《健力宝》股份出手是摆在三水市政fǔ面前的迫切任务。
现在关键就是要把《健力宝》股份卖给谁,前世里三水市政fǔ和李金伟的拉锯战直到2oo1年才有了结果,而此时三水市政fǔ提前两年召开了《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fǔ领导悉数到齐,每个与会的政fǔ官员都依次当场表态。结果,9o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绝不能卖给李金伟团队,《健力宝》和李金伟的命运在这一刻就被决定下来。
前世不少人《健力宝》和随后的《健力宝》“英雄”李金伟的悲惨下场不值,但据杨星了解到的情况,此事政fǔ和李金伟双方都负有责任,但主要责任还在李金伟身上。李金伟作为改革初期创业英雄,经营上的确有他到独到之处,但在《健力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他的思维明显落后了。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健力宝》集团并不是他李金伟一个人的,三水市政fǔ才是大股东,《健力宝》是一家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他却放弃了多次和政fǔ商量的机会,采取不那么jī烈的手段逐渐把《健力宝》的股权结构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广东不少企业都采用的这种办法。
而由始至终,李金伟从没和三水市政fǔ好好坐下来商量,而是利用各种手段企图强行转换《健力宝》的股权结构,这即使放在西方也是经营者企图变更所有者的大忌。李金伟的单方面改变股权的举动注定会引起三水市政fǔ的疑虑,他是不是打算侵吞国家资产?李金伟模糊了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界限,只考虑到他作为《健力宝》的创立者和功臣一面,完全没想到他充其量是名高级打工者的事实。
这一点正是他的致命伤,喜洋洋集团作为国内餐饮企业龙头的介入,让《健力宝》的产权变更比前世提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