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九章 对手的反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七十九章 对手的反击 (第2/3页)

切与检测――外径研磨――切片――圆边――表层研磨――蚀刻――去疵――抛光――清洗――检验――包装等十几道大步骤,数百个小分工程序组成,其中大部分小步骤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国内暂时还无法提供,比如八英寸晶圆的晶棒生产,国内就一直没有产业化。所以当初杨星一股脑的把六英寸的晶圆生产线都搬到了九都那所保密的和军方合作的晶圆厂里,不是不能在那里也安排一条八英寸晶圆生产线,关键是作为国防半导体基础的东西,杨星和军方都考虑还是把基础技术吃透了再想高端的,六英寸的晶圆国内都做不出来,还好高骛远想一步登天采用八英寸的技术?

    设在香港的晶圆厂自然没有这顾虑,都是采用国际上最先机的技术设备,可问题就出在这了。作为西方全盘掌握的半导体基础产业技术,晶圆厂的大批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欧洲的德法和亚洲的日韩以及美国才有相关的设备出售,最初星云电子选择的自然是最近的台湾和日韩等国,但其中核心的步进式光刻机、晶圆研磨和抛光设备等,世界上只有日本东芝、夏普、德国西门子和荷兰飞利浦等公司能生产。

    而东芝和夏普等日本厂家突然通知星云电子,鉴于台湾和韩国等企业提出的大量订单,星云电子的设备采购要求被无限期延后了,即使星云电子提出加倍的报酬也无济于事。通过情报部门收集来的资料,杨星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他倒是没有太在意,只考虑了一夜,第二天就通知伍海军他们,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中星集团驻欧洲的分公司传回消息,荷兰飞利浦和德国西门子同样有类似的生产设备,正好杨星有个主意想利用“猎鲨行动”的机会给美国人找点麻烦,破坏他们震慑中国的企图,就想干脆乘机亲自去欧洲一趟,名义上采购生产设备,暗地里给猖狂的美国佬一个狠狠的教训

    他说干就干,立即让秘室进行准备,这次要去欧洲,有上次他携带大批部属远渡重洋去美国打开局面的经验,公司上层都认为老板亲自出马必然又会展开一系列的商务收购和合作计划,出于对杨星商业才能的盲目崇拜和对打入欧洲新市场的渴望,报名跟他一起去欧洲商务考察的几大公司头头全都到齐了。在这种情况下,杨星只好宣布所有公司的上层挑选合适人选组成庞大的代表团,对欧洲十几个国家进行长达数月的考察。

    消息传出,不但亚洲经济界为之瞩目

    ,就连目的地欧洲的许多财经记者也云集香港,想采访杨星这位商业新星,谈谈他对这次进军欧洲市场的看法。去年杨星本人在美国闯出了不小的名气,华尔街日报的专访以及在比尔盖茨家中接受的盛情款待,特别是随后他和比尔盖茨一掷千金向中国国内洪灾捐款10亿美元的惊人慈善义举,都让杨星很短时间就树立起年少多金,乐善好施的形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