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俄罗斯噩梦 (第2/3页)
那位被杨星踢出局的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身世很相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他欣喜若狂,在这些国家大肆投资,企图运用经济力量推动这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转型。以他名字命名的在这些国家的多家基金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余遗力。作为东欧最大的政治大国俄罗斯,当然是他投资的重中之重。
在类似索罗斯这样的国际金融巨鳄一致看好俄罗斯对外金融开放的背景下,1997年上半年成为俄经济转轨以来吸收外资最多的年份。俄从91年起到98年一共才吸入外资237.5亿美元,而1997年就占到100多亿美元。到97年10月,外资已掌握了俄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但是这中间有很大的隐患,外资直接投资于俄实业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来得快,走得也快。
1997年7月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千里之外的俄金融市场的冲击当时还不大,8、9月间还有大量外资涌入俄罗斯。但进入10月后,随着韩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立即对俄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在俄金融市场中韩资占有相当比重。韩国本国发生金融危机,韩资急着回去救火,大量撤走资金,导致其他外国投资者也纷纷跟风撤资。结果从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外资大量抛售股票,俄股价平均下跌30。股市的惨淡还殃及了债市和汇市,后者也随即告急。事后盘点虽然俄央行采取紧急措施投入大笔外汇抬高俄国债想吸住外资,但最后即使俄国债收益率高达45,外资依然外逃超过100亿美元。
如果只是这样,俄罗斯的噩梦还算不太遭,毕竟同为天涯落难人的亚洲各国比它惨痛多了,不少国家可是连续遭受打击,元气大伤,泰国、印尼等国的政权都变了天。俄罗斯表面家大业大,看起来对于金融打击的承受力要强得多。但实际上自从苏联解体,俄罗斯靠着渊源深厚的底子勉强维持世界一流大国的外壳不倒,但内部早因为多年畸形发展的经济和解体后不适当推行全面sī有化的“休克疗程”,经济基础千疮百孔,摇摇yù坠了。而正好遇到的这次金融风暴,就成为俄罗斯经济彻底跌入深渊最后一击。接着的连续三轮一bō比一bō强大的金融风暴接着袭来,差点把整个俄国都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随着大批国际金融炒家远赴亚洲淘金,外资大量流失的俄罗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幸运的躲过了这些基金首轮狩猎的贪婪目光。但不巧的是进入98年后,俄罗斯政坛动dàng,总理总统先后斗法,长达一个月政fǔ陷入瘫痪之中,严重影响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同时进入98年后,俄罗斯所欠的大批外债开始到期,俄罗斯掩盖已久的赤字问题突然爆发。
俄自1992年以来就一直存在严重的财政赤字,由于政fǔ采取发行国债、举借外债、拖延支付等所谓“软赤字”办法加以粉饰,再加上偿付债息不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