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3页)

系列收购的行为,虽然引起争议很大,但最后都能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国内高层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虽然官方没有对此过多赞扬,但在党内的内参上,“中星模式”的提法消然出现,表示了中央对于中星国际在国企改制中做出大胆探索的默认,认为中星集团的做法为提出一条让改革各方都受益的方法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另外他的手下还汇报了今年2月五大产业园中的最后一座――上海东方星城也终于开工建设的好消息。这座本来准备去年就开工的产业园就是因为上层的争论而被拖延的,当时因为北京产业园的争论导致上海市政府对于兴建东方星城的态度是犹豫不决,预定在张江高新区里的建设的星城地皮都批下来了,却在开工前被卡住了。如果不是当时杨星当机立断把北方星城移师天津,后来又传来他跟程沧海同行香港,中星巨资收购山一证券等消息,观望中的上海市政府才明白拉拢中星国际的好处,终于放行了东方星城的计划。

    比起去年底开始建设天津的北方星城产业园,上海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作为中星国际中国总部所在地居然落到最后实在是有些丢脸。认清了形势的上海市高层亡羊补牢,已经向中星国际表示,因为中星国际旗下的星美时尚和上海轻工集团合作非常顺利,已经作为上海市国企改制的样板向全市国企改制进行推广,有鉴于此,上海市有意将上海轻工集团和上海传统联合企业会下属的多家上海老字号企业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整体出售给中星国际及它相关企业,如汪家的云海实业、何桂枝的喜洋洋餐饮等。

    杨星这次在北京就和郑飞龙、汪云起等人一起商量此事,此时国内对于国企改革取得了共识,风向转变下很多有眼光的人物都发现了这场分享国有资产盛宴的大好机会。京城公子圈都风传杨星先走一步,数钱数到手抽筋。前年大家陪杨星瓜分香港中策公司的国内资产,他们只是动用背后的一些国企名号,就赚的钵满罐盈了,现在得知上海的消息自然闻风而动,都托郑飞龙、汪云起他们打听有无他们参与的机会。

    杨星对此是来者不拒,这世界的钱是赚不完的,他能借此和这些公子们搞好关系当然求之不得。他一路走来惹了不少仇家,去年把他的北京的产业园搅黄了就是明证。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和这些公子身后的家族交好,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也不会是孤军奋战。所以杨星将上海这些曾经风靡全国,深入人心的老品牌们明码标价,让这些公子们随便选,而品牌运作等事务还是由中星国际负责,他们到时只需要分红就是。

    此外杨星还有另一个打算,这些公子们大概是国内最早接触奢侈品的群体,现在星美时尚正在着手打造国内的的奢侈品牌,把这些有着历史积淀和文化意义的老字号捧成新时代的奢侈品是快捷的方法,作为老字号名义拥有者的这些公子自然是新奢侈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和推广者了。

    杨星在北京低调而忙碌的等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