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预测 (第2/3页)
人民银行要将它原本管辖的保险业务转交给即将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俗称保监会)。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将作为全国商业保险公司主管部门集中统一地监督管理全国保险业市场。
我国于95年10月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这部法律和程沧海等主管经济的国家领导等都明确呼吁,中国保险业要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经验,实验推出符合新的保险业务,充当国内金融领域改革的排头兵,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分业监管体系。
国内长期由中国人民银行包揽所有金融业务的格局,已被相继成立的证监会、保监会和即将成立的银监会打破。新保监会中有不少人来自原人民银行保险部门和海外分部的人员,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这批新的监管者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大胆采纳国外先进经验。他们指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于1994年6月就成功吸纳美国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参股,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外资入股的保险公司,现在作为港商的星富投资集团入股合资,没必要多加阻拦。在这种思路下,星富投资和平安保险的合资方案最终得到了放行。
而跟深圳发展银行的合资,人民银行还有些犹豫。但星富和中国平安保险合资已经开了口子,继续拖延星富和深发展的申请也说不过去。而此时传来星富投资在香港攻城略地,收购多家香港金融机构,连鼎鼎大名的百富勤投资银行都未能幸免的消息,对主管合资的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官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当星富投资再接再砺向实力排在亚洲前十位的山一证券发起收购时,监管机构的组织合资理由都站不住脚了,合资申请就顺理成章通过了。
杨星心底暗笑,还有一个人民银行那帮家伙们说不出的理由让他们急着在3月底前通过申请。他和程沧海的关系在国家上层也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程沧海成为总理已经是板上钉钉,人行想巴结新老板,知道程沧海一直支持这个项目,当然要卖个面子给他了。
只是这个消息在方凯他们看来来的实在不是时候,入股合资深发展和深平安花费不菲,这山一证券的事情还没解决,又添一笔债,实在是头痛但杨星满不在乎,他现在是虱子多了不咬,帐多了不愁,这次北京之行就看他凑钱的本事了。他虽然没主动拜访程沧海,还是主动送给程沧海办公室一大批资料。**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程沧海的秘书就找上门来让杨星和他一起去见新总理。
在总理办公室,虽然时钟已指向十点,但程沧海仍在伏案疾书,手边堆着一大推未批阅的公文。他摘下老花镜,有些疲惫的揉着额头,问坐在他对面的杨星,“你交上来的东西我看过了,这里面说的事情都很严重,有些甚至匪夷所思,你什么时候学会预测未来了,这里面的事你有多少把握?”
杨星耍赖的笑道:“我知道我说的事情耸人听闻,不过大部分都是我和手下认真分析推测的,当然有一部分我还不能说,就当是我的秘密吧实在不行,就当是我的师傅告诉我的。我师傅可是很有本事,我能发达可是依仗他不少。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些事情我都很有把握,我可以承担所说这一切的责任。”
程沧海哭笑不得看着时而惫懒时而正经的杨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