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二章 财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二章 财团 (第2/3页)

顶级财团,其特有的亚洲似的家族经营方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众多亚洲国家学习的对象。

    财团经济的核心最早是由日本政府提出和强调“团队精神”,仿效二战时“护送船团”方式,船团的中心是大型金融机构,以它为中心各企业抱团而生,像护航那样不让财团内主要企业掉队。在这样的思路下,日本大型金融机构不倒闭几乎是每个日本人脑子中的固有印象,日本六大财团的业务面甚至扩展到了日本人生活的每个方面,杨星曾经打交道的日立公司就是六大财团中富士财团的一员。

    但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对这种财团模式带来极大冲击。到97年日本经济连续6年无法复苏,政府束手无策,执政的自民党政府在压力下采取美国推行的新自由市场主义理论,决定让市场力量来改变现状,修改国内诸多限制外资的法律,停止政府事事干预、动辄以“行政指导”调控经济的官僚资本主义方式,让市场去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

    这种改革思路首先冲击的就是日本传统的财团模式,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的阴云笼罩在日本排名前十位的大银行头上。97年11月17号,日本北海道地区最大的银行拓殖银行宣布破产,这是自二战以来日本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北海道拓殖银行是由于蒙受了大约78亿美元的巨额坏帐亏损而倒闭,金融风暴终于对亚洲最大经济体发威了。在此之前,接受了北海道拓殖银行大量资金支持的森建设株式会社就预感不妙,为了能从北海道拓殖银行这艘正在下沉的大船上及时脱身,森建设株式会社被迫以造价的三分之一股份转让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杨星可谓是捡了个大便宜。

    在这种有利环境的刺激下,杨星在参加完“东方之星”的开工仪式后,又把郑云龙、汪云起等几位杨星的“外援”和方凯、藤野总一郎、庆奇等心腹叫道杨星新落成的“星天地一号”别墅里,谈谈他对下一阶段的收购目标的构想。

    在上海星天地杨星那幢秘密的“金屋藏娇”屋里,大家第一次见识到这幢在上海市中心里中西合璧样式的别墅,虽然大家对杨星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花钱盖这种败金的大宅看法不一,但都公认这间鸟语花香,翠波环绕的地方当得起人间仙境这四个字。

    在星华湖上一艘小游艇上,众人接过王伊人亲手调制的咖啡评测了一下,就急匆匆的放下杯子翻着杨星递给他们的计划书。显然相比杨星每次都提出超乎想象的赚钱大计,杨星绝色的助手们、蓝山咖啡独特的香味和四周如画的美景都吸引不了他们了。一个个全神贯注的盯着杨星,看他这次又能抛出什么石破天惊的主意来。

    杨星倒还有心情细细体味蓝山咖啡的香味,他对王伊人和温恬露出会意的微笑,没办法,只要提到有大钱赚,即使涵养再好的“儒商”汪云起都丢下他最爱的古玩,急匆匆的赶来一探究竟,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