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族生意 (第2/3页)
家都知道他是大老板的父亲,出于对杨星的尊重虽没人提出不同意见。但他自己却感觉到这个身份的庞大压力,生怕自己的ceo位置会弱化下去,最后只会光签字而已。于是在12月杨星赴北京之前他就专门和儿子在电话里谈过这个问题,到圣诞节上海年会时,他更是以不赴会鲜明的表明态度。
杨星思想里从没想过让自己的公司变成家族企业,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同辈人因为国家政策人丁都单薄,前世里父母双方的家族中在那时也没涌现出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父亲家族中大部分人在巴岭省偏僻的县级小城市下务农,母亲家族在即将成为直辖市的山城里也大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虽说机遇决定命运,但杨星自认为给他们创立了两家基金保他们衣食无忧并且做做小本生意足够了。
而且是金子迟早会发光,有时太多的金钱帮助反而是害了他们。杨星对于亲戚们当然还是给予厚望的,自己的情况是特例,没什么可参考价值,但有基金的帮助,他们真要有能力,在事业起步时就比别人多个优势,几年后看看她他们能干成什么样再予以支持也不迟。
所以对于老爸主动功成身退,自己是坚决支持和非常感动的,今后集团事业增长,总归要交到专业人士手里打理,杨荣光此时及时退出就绝了今后家族成员因为巨额财富而产生的不切实际的愿望,豪门恩怨可是在香港每天真实上映。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宗族观念很重,似乎家族生意才是最好的生意模式。这次回老家多费一些唇舌,打消亲戚们“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是个紧要任务啊!
出于上述理由,杨星不回家一趟是不行了。这次顺便把沈长征带上,也给父母透露一下今后生活中的变化。香港飞回九都只需两个多小时,不过香港还没有到九都直航,必须在深圳转机。在深圳飞机场的vip室里他和深圳市专门派来和他见面的深圳经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寒暄了几句,把他丢给王伊人就径直坐飞机离开了。王伊人虽然对杨星跟这位副院长冷淡的态度有些不解,但还是按杨星的思路,向他试探在深圳开发“中星国际产业园”计划的可行性。
作为即将进入深圳市领导班子的这位许副院长,可以说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杨星先前在香港宣布在北京、上海、九都、山城、深圳成立五大产业园区。将原来星美工业园及星辰制造和星云电子旗下大部分工厂都整合到这五大产业园里,并统一由星华地产和当地政府接洽谈判转让土地的事宜,和位许副院他打好关系就是第一步。
他是地道的深圳市本土干部,算得上是“地头蛇”,虽然他打量王伊人的眼光有些特殊,不过以王伊人今时今日的身份,对此是熟视无睹毫不担心。现在敢打她主意的人已经不多,体系内的官员,更是在沈长征他们巨大的阴影下,明白可远观不可亵玩道理的。而且这此和深圳市的合作是彼此都有利的事,中星国际可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投资,对于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