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问题很严重 (第2/3页)
多次派使者到关中去慰问萧何。他的手下就对萧何说主上是对你不放心,不如你采用一些可以搞臭你名声的举动来消除主上的疑心。萧何就低价强行购买了许多民田民宅,弄得民间怨声载道。结果刘邦回京后,不但没有责怪萧何,还大大地奖赏了萧何,这就是自污一语的出处。”
他的秘书恍然大悟道:“他故意表现出好色的样子,就是暗地里表示拒绝的意思吧?”程沧海笑道:“不过他好色也是真的,都不知道他年纪轻轻要那么多女秘书做什么?国安的档案你看过了,他交上来的资料和那份报告书你也看过了,还认为他只是个运气好的花花公子吗?”他的秘书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成大事不拘小节,他既然不愿意被套上缰绳,就让他在政坛外发挥影响。这一次他手下有八家企业能够在香港上市的话,他在海外商圈的名气很快就打响了。关键他还很年轻,如果我们对他重点培养,通过他的企业象这次一样为国家取得一些急需,但被发达国家限制的高精尖技术,未尝不是个办法。”
程沧海点点头道:“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的时候,国内急需药品纱带等物资,但西方国家队我们进行封锁,最后通过香港的一些爱国商人帮忙才解决了问题。看来这位小朋友是想当当代的霍英东,他可是连身份都换成香港人了。我们就给他个机会看看吧,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他交来的那份报告,这次会上争论的很激烈啊!”
与前世不同的是,这次经济会上争论的焦点不再是是否放松从93年以来的“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是杨星交来的那份关于97年是否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报告。大国的经济治理并不是随便一份报告就能改变的,但这份报告上面所提出的观点的确让大家耳目一新。
96年保罗克鲁格曼就发表了关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繁华下面掩盖种种问题的论调,但他被看好经济飞涨的主流经济学家的声音给淹没了。国内主流的经济学论调也是认为前几年的调控取得了成效,“软着陆”基本成功,明年可以采取“适度放宽”的措施了。
但如果按照这份报告,那么大家兴奋的心情就要先被交上一瓢凉水。报告里指出了几个重大问题。比如第一、亚洲各国经济及高速增长,但在金融领域几乎完全不设防,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靠大量借贷短期外国借款支撑的,而国内各省市的国投公司对外乱借国外短期贷款,对内胡乱发放贷款。造成大量的呆坏账,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外国短期贷款抽回,亚洲各国要倒霉,国内的国投公司也跑不掉。
第二、国内现在的经济模式还是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中很大一块要靠外贸企业的增长来拉动,今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96年国企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城市改革和企业改革结合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