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收购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六章 收购风暴 (第3/3页)

资方除了九都市、教育部外还有多家国内外教育集团,最大股东就是星空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和杨氏教育基金会。

    中国第一所股份制大学、校董会管理、高锟校长这几个名词足以吸引香港人的眼球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迅速使星空人力成为香港教育界的新星。8月5日,世界四大人力资源公司之一的翰威特公司宣布和星空人力组成合资公司,联手向岛内最大的教育集团之一――港岛cuc教育培训集团提出收购要约。8月7日,百富勤为首的银行财团为这次收购要约提供了3亿美元的融资额度,陈鑫将也将手里一家叫做现代出版的壳公司置于收购条件之下。

    在高额资金的巨大诱惑下,cuc这家在香港以办理补习班和成*人职业培训为主的教育公司和星空人力在股市上周旋了三个月,终于棋差一着,因为流动资金匮乏被小股东弃守,百富勤乘虚而入大量吸纳该集团的股票,cuc终于举手投降向星空人力让出了控股权。

    经此一役,尽管星空人力还没有一分钱的盈利,还是在11月更名复牌当日股价高开150%,取得了开门红。开盘后的星空人力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向中国城市大学投入一亿元的教育投资,震动了全国高校。

    要知道从1990年起,国家教委开展“211”工程,即面对21世纪,经过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有计划地重点投资建成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使这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能够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其中若干所高校和部分重点学科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排名榜首的北大清华今年获得的投资也不过一亿多元,这所甫立不久,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获得的投资居然和它们不相上下,怎么不让人眼红。

    至此,杨星旗下已经有三家企业成功在香港上市,上市后这三家企业所圈得的资金就超过了五十亿元,离先头预定的在港股上筹得一百亿元的目标近了不少,杨星手下很多在内地商圈里打拼多年的老手,对此也不得不佩服。资本运作的魔力是难以想象地,虽然邓威廉和许威力这两条老狐狸野心不小,但能力本事的确是让他们望尘莫及。连庆奇都公开表示,想在香港上市,最好的合作对象始终是百富勤。

    不过现在离杨星目标中除星富投资公司和星斗研究院外其他八家企业全部上市的目标还有距离,接下来该考虑到就是星辰制造和星云电子了。但这次他考虑的合作对象却是和另一个人,他就是国内争论的很激烈的传奇人物――黄兴飞,和他创立的中策集团公司。

    8月底在星华地产的的上市略有眉目后,他带着庆奇和邓威廉、许威力一同飞往新加坡拜访这位中国政治局常委讨论会唯一专门提到的外商,考虑收购他手中中策集团公司的大股份,这条消息被当时的香港财界评论为“不是与虎谋皮,而是想把老虎骨头都拆开卖了”的疯狂举动,至此“疯子杨”的绰号不胫而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